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设计研究——以高中“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顺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2020年5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教育部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意味着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促进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使教育评价与教师、教学、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历史学科而言,其课程目标不再只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理解与记忆知识点,而是更注重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新目标召唤新教育,新教学需要新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调整教学方式,注重整体单元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自2019年开始投入使用的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综合以往历史教材的特点,采取“时序+专题”的模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也给教师带来了内容体量大、课时紧张、骨感型结论多、新增内容不易理解等挑战,急需教师调整常规教学方式,运用主题式、情景式、问题驱动式等教学方式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开展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是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分析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的基础上,明确大单元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和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实施、评价与反思等教学因素进行统筹规划的完整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例,进行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设计研究,旨在突破教材局限,为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概述”,在阅读和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对“大单元”和“主题式教学”的概念进行解析,并分析其理论来源,最后阐述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的必要性。第二章“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设计原则与架构方略”,主要分析“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设计”的设计原则和组成要素,并提出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的实施步骤。第三章“高中‘走向整体的世界’的主题式教学设计”,基于单元教学设计原则和架构方略,依据课标,解读单元和课时结构,选取单元教学主题,在分析学情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主题设计本单元教学思路和教学测试题。最后是“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反思”,总结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设计研究,顺应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满足了时代的需要,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期为后续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对大庆油田四个钻井公司的噪声作业场所进行的优化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X~2检验的方法 ,分析检验噪声优化控制前后钻井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个人防护行为的情况。结果进行噪声优化控制后该噪声作业环境噪声的强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个人防护行为均较优化控制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实施本优化控制措施可以起到有效的降低噪声的效果,有利用改
会议
<正>2022年11月30日,我国首个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10 kV“雪花网”首批试点工程在天津建设完成,对于推动我国配电网建设向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领先型城市配电网迈入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雪花网”,顾名思义,指该电网的重要节点联结方式与雪花瓣形状相似。天津电力10 kV“雪花网”网架结构以环网箱为组网单元,由4座变电站的8条10 kV线路或者3座变电站的6条10 kV线路按照有规则的联络组成电
期刊
当第一代木质素类减水剂与第二代萘系减水剂均以其缺点已不能适应现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时,聚羧酸等新型高性能减水剂以其减水率大、外加剂掺量低、保坍效应好、绿色无污染等优点成为极受欢迎的第三代减水剂。概括了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以及发展现状,并着重阐述了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基本类型、作用机制及其不足。
期刊
本文对不同的丙烯酸前置量进行共聚合成,并对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转化率、净浆流动度及拌合物性能测试,得出随着丙烯酸前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的丙烯酸前置量对于转化率影响较小。丙烯酸前置量为2%时,分子量分布最窄,2%丙烯酸前置量的净浆掺量宽度较大,对于混凝土流动性及经时损失影响较小,和易性方面有所改善。
期刊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一系列不同分子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对流变、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短侧链纯EPEG合成的PC-2减水剂分子量和侧链分子量低、分子体积小,在孔隙溶液中分子自由度高,分子链拉伸更充分,短时间内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速率高,有利于其在水泥表面形成致密吸附粒子,并进一步快速分散到水泥颗粒上,从而起到降黏效果;而
期刊
<正>求函数的值域问题侧重于考查函数的图象、单调性、解析式、定义域.此类问题的难度一般不大,通常要求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值域.函数的解析式不同,其求值域的途径也不同.本文主要谈一谈求函数值域的三种路径.一、数形结合在解答函数问题时,借助函数的图象来分析问题,往往能有效提升解题的效率.在求函数的值域时,
期刊
聚羧酸减水剂因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优于木质素磺酸盐及氨基磺酸盐等减水剂。但砂石集料中存在的“泥”影响了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正常发挥,特别是蒙脱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影响最大,造成聚羧酸减水剂在广泛应用时受到限制。概述了聚羧酸减水剂抗泥性的最新研究状况。
期刊
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以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TPEG)等单体在过硫酸盐的诱发作用下共聚,合成了具有梳状结构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并对比分析了反应单体的摩尔比、聚合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减水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剂的合成最佳条件(分子量比):n(AA)∶n(TPEG)=2.5∶1,反应时间4.5 h,反应温度60℃,在此基础上,制得的
期刊
缓释型减水剂具有缓慢释放其分散作用的特性,保证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以4种不饱和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一种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以单体配比和引发剂量等因素研究其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减水剂具有缓释和高分散优点。
期刊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基的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酸醚比、链转移剂用量、还原剂用量和滴加时间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醚比为4.15,巯基丙酸和TPEG的摩尔比为0.19,VC和TPEG的摩尔比为0.018,滴加时间50 min为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出的聚羧酸减水剂能够使水泥净浆具有最高的流动度为234 mm。混凝土的适配实验表明,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