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的悖离——中国古代“无讼”与“健讼”问题再认识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sh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讼的追求与息讼的努力,是中国古代官方历久弥坚的理念,受此影响,长久以来,人们往往认为无讼、贱讼、厌讼是中国古代民间社会悠久的传统与普遍的状态。然而近年来通过对史料的发掘,人们逐渐发现“健讼”现象也常常构成中国古代某些时期或地域的主要情形。而本文也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官方的无讼追求,在现实中往往被百姓的健讼事实所打破,也就是说官方无讼的理论与民间健讼的实践发生了悖离。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分别考查他们不同的诉讼理念及其表现形式,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中国古代官方的无讼理念,分析其成因,指出先秦道、法、儒三家的和谐理念是无讼文化的思想渊源;接着考查无讼文化背后的非道德因素: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二、传统中国小农经济、宗法家族社会制度的内在需要。三、官方人力财力智力的局限。 然后,考查官方对健讼行为压制与打击的具体方式,指出通过法律与制度上的硬性规定和在实践中积累的种种较为柔性的息讼手段,构成官方践行其无讼理念的主要途径。 第二部分:考查民间健讼的事实,通过大量史实展现中国古代民间多讼的一面,指出诉讼之事由来已久,健讼现象更是中国宋代以降一个普遍且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通过对健讼当事人行为的具体分析,透视中国古代官方无讼追求在现实中产生的实际效果,从而更为深入地揭示无讼与健讼这一理论与实践相悖离的历史现象。 第三部分: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综合分析“无讼”理论与实践悖离的成因,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固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在司法领域,官方与士人阶层营造了一个“无讼”的诉讼文化传统,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民间的诉讼理念产生了影响,但由于民间百姓的生活是现实甚至残酷的,人们往往不会无原则地接受官方的无讼理念,更不会无原则地放弃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当这种利益关乎其基本的生存需要时,讼争之事不可避免。尤其是宋代以降,在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快速膨胀、社会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利益纷争促使民众大量涌向官府。 而官府一方,则始终以贱讼、息讼作为其应对讼争尤其是民事诉讼的最高理念,其对讼争一味打压的做法与消极回避的态度自然无助于矛盾的解决;而专制政体下司法体制与法律制度的固有缺陷,更是加剧了健讼的发生与不良诉讼行为的涌现。最终,官方的无讼追求在民间健讼现实的冲击下渐行渐远,大量的史实证明:无讼与健讼这一理论与实践相悖离的历史现象构成了传统中国诉讼社会的真实状态。
其他文献
跨境破产不同于国内破产,其至少涉及到两个国家。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不仅牵涉到各国法律制度的冲突,也涉及国家主权利益的冲突。本文的总计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前言、正文和结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要]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其自身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工笔画在对传统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对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手法加以改进和继承,融入现今的绘画当中,为当代工笔人物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中国画;现代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线条;情感  一、工笔人物画的特点  随着社会改革的发展,我国的艺术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今天,我们对于工笔人物画是如何定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
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健康城市作为一个全新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健康城市的建设、规划主要围绕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社会来展开,指导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本质是以人为本
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诗书画同源之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写变化,画写定型,二者是相通的,它们都是艺术家言情状物、表达心声的写照。同样,书法家在书法当中的用笔和所赋予
本文用15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 Ⅰ、BamH Ⅰ、Bgl Ⅰ、Bgl Ⅱ、Cla Ⅰ、Dra Ⅰ、EcoR Ⅰ、EcoR Ⅴ、Hae Ⅱ、Hind Ⅲ、Kpn Ⅰ、Pvu Ⅱ、Pst Ⅰ、Sac Ⅰ和Sal Ⅰ对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域名权与驰名商标权冲突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也由此给法律界带来了新课题。国内外立法和司法实践先后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