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改性剂与沥青相容性及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SBS改性沥青广泛应用于各等级公路面层。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是保证SBS改性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由于SBS改性剂和基质沥青在分子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了SBS改性沥青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相容性和热存储稳定性差的问题,最终会影响SBS改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为此本文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手段,通过构建SBS/基质沥青界面模型、SBS改性沥青共混模型和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量化了SBS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程度及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吸附程度,揭示了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相容性机理及其对沥青黏附性的影响规律,对提高SBS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在参考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好地适用于研究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在模拟过程中,选择时间步长为1 fs,对模型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选择COMPASSⅡ力场对原子进行力场的分配,使用Atom Based法计算范德华非键接相互作用,使用Ewald法计算静电非键接相互作用。确定适用于沥青模拟的NVT和NPT系综,并选择Andersen控温法和Berendsen控压法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其次,构建了基质沥青模型、SBS改性剂模型和集料氧化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了SBS/基质沥青的界面模型、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模型和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运用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退火处理后,使模型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为接下来SBS改性沥青性能的研究奠定基础。其中,对优化后基质沥青模型进行密度和玻璃态转化温度的验证,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适用本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然后,先研究了SBS/基质沥青界面模型,并以界面能、径向分布函数、相对浓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制备温度对SBS改性沥青相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70℃的制备温度下,两者的相容性更好,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测试验证实了该模拟结果。再研究了SBS改性沥青共混模型,计算了该体系的溶度参数、相互作用能,分析了该体系的均方位移曲线,评价了在不同储存温度下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并分析了两者的相容机理,结果发现,160℃的储存温度使得两者的相容性更好。最后,研究了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的扩散过程,探讨了不同温度、沥青种类和集料类型对SBS改性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影响,建立了SBS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性、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体系的界面能和扩散系数,分析体系运动轨迹的均方位移和相对浓度分布,进一步揭示了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SBS改性沥青均与碱性集料的黏附性更好,但是温度和沥青种类对黏附性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综合比较温度、沥青种类和集料种类对SBS改性沥青和集料黏附性的影响,发现集料种类的影响最大,沥青种类次之,温度因素影响最小。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SBS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改善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合成纤维相比,植物纤维具有来源广泛、绿色环保等优点,其天然形成的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使得声波更容易发生能量耗散,从而使其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声学超材料具有负质量密度及负体积模量特性,可以打破质量密度定律,使其在满足轻量化设计的同时具有较好的低频隔声性能。因此,针对由发动机舱经前围板传入乘客舱的宽频噪声,本文基于植物纤维和声学超材料,从吸声、隔声、减振三个方面开展了车内降噪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
有效且低成本的避障功能是衡量仓储物流AGV安全性、经济性的重要指标。针对仓储物流AGV的低成本避障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仓储物流AGV识障与避障软硬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仓储环境特点,确定了仓储物流AGV的驱动方式;根据仓储物流AGV的加速时间、最大车速、最大载重等要求,确定了电机及驱动器进行选型;根据仓储物流AGV的续航要求,确定了电池选型;根据仓储物流AGV的避障要求,确定了传感器
在经济发展以及人民收入提高的社会背景下,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不断扩大,势必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旅游区周围的环境就可能会受到破坏。大量研究表明,在旅游风景区中,植被与土壤承受着旅游活动带来的主要压力。因此,研究旅游干扰对景区植被与土壤的影响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在众多旅游干扰因素中最主要的人为践踏因素作为切入点,对
杨树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树种之一,在工业用材、生态防护和绿化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杨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在秋季形成驻芽以应对干燥寒冷的冬季,在春天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芽打破休眠后开始萌发,恢复生长。芽的休眠与萌发是杨树重要的生存策略,是对环境适应的综合体现,影响着杨树的地理分布和木材材积量。目前,有关杨树驻芽和萌芽时间的遗传机制还知之甚少。本研究以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强度、高密度的城市开发使得历史文化遗产遭到急剧破坏并面临消亡的危险,城市历史景观的延续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苏州地处太湖之滨,近郊群山林立,气候温和湿润,京杭运河横亘南北,经济发达,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古城的建置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苏州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明清时期也是苏州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具有能量传递效率高、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驱动信息、传动结构简单等优点,为汽车系统动力学控制提供了新的平台。由于轮毂电机的转矩可以独立控制,通过控制同轴左右两侧车轮驱动转矩的不同就能够实现差动转向,因此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出现为四轮差动转向机制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差动转向系统可实现三种功能,即无需车轮侧向转动的滑动转向、辅助驾驶员转向以减轻驾驶员负荷的差动助力转向和作为容错机制以应
生产性景观是乡村中特有的一种区别于城市的地域性景观,不仅关乎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其所传播的农业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特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传承价值。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乡村中的农业用地面积逐渐减少,生产性景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32个美丽乡村的调研,探索南京市乡村生产性景观发展现状。通过深入挖掘其景观模式,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景观提升策
青梅含有人体代谢不可缺少的柠檬酸等多种天然酸,为目前已发现的罕见碱性林果。青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脂类、无机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对人体蛋白质组成和正常代谢十分有益,对普遍存在的心血管、泌尿、消化系统疾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和疗效。在梅果的实际生产中,原料青梅果的成分通常是依靠工人的经验来控制的,即通过采摘时间进行成分的管理控制。一般来说,七成熟采摘的梅果用于生产青梅精,八
掌握区域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稳定,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影响,土地利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变异性,而传统的土地利用抽样调查方法没有考虑这种空间特征,在样本设计和总体估计上存在缺陷。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将遥感影像与空间自相关理论相结合的空间抽样方法已被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在了土地利用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房屋规模爆发式增长,受城市资源配置及房屋供需失衡因素影响,全国各地特别是大城市住房矛盾逐渐呈现,房屋登记交易、房屋空置、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有效提升城市房屋精准化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城市房屋精准化管理需要数据作为支撑,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已开展多年,实现了人、地、房数据的整合,虽然不动产登记成果不断增加,但是登记数据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