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制订肋骨-肋软骨的影像学评价标准和能谱CT测量方法,为临床提供影像学参考;(2)应用能谱CT分析154例患者的肋骨和肋软骨特点,探讨肋骨、肋软骨的钙化与年龄的相关性;(3)应用计算机模拟软件与能谱CT相结合,术前评价选择最适肋骨并模拟手术设计,使之与下颌支准确匹配,大大简化手术。方法:选取拍摄胸部能谱CT的患者共计154人。其中女性76人,男性78人,测量了第六、第七和第八肋软骨,应用GSI Viewer-MD Analysis软件,按年龄段分组,分析肋软骨的钙化类型、钙化程度,测定肋软骨、肋骨皮质骨和松质骨的CT值、钙含量和水含量。另选取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进行肋骨-肋软骨置换术的患者共7例(9侧)。其中男2例,女5例。术前通过拍摄胸部能谱CT、颅颌面CT和胸部CT,将其导入GSI Viewer-MD Analysis软件和Mimics软件来综合评估肋骨质量并规划截骨,指导肋骨的选择和放置以及手术过程中髁突和下颌支的修整。并在术后应用Mimics软件测量和计算出肋骨移植偏差。结果: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中间型钙化模式的比例逐渐提高,而男性周围型钙化模式的比例逐渐提高;女性肋软骨的钙化程度逐渐从1级上升至2级或3级,软骨的CT值和钙含量也逐渐上升,在40-50岁达到峰值,而松质骨的这两个指标则逐渐下降。所有应用计算机术前评估并辅助手术模拟进行颞下颌关节肋骨-肋软骨置换术的患者中,7侧关节重建选择了第6肋,而2侧关节重建选择了第7肋。所有的置换肋骨在手术中均未进行修整或弯曲。所有患者的肋骨-肋软骨均恰好位于关节窝内,术后所有患者均取得了理想的咬合,无需颌间牵引。总共植入46颗钛钉,都置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后。有16个钛钉在升支内侧面暴露,平均暴露长度为0.7毫米(范围0.2-1.3毫米)。合并后的CT表明,与术前设计的位置相比,CCG的末端相对得倾斜且靠前,倾斜程度的平均值为5.4°(范围1.7-7.3°)。结论:肋软骨和肋骨的钙化随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女性40-50岁以前肋软骨会逐渐钙化,而40-50岁以后,肋骨的骨质流失突然增加。但男性一生中不会出现以上变化;本文制定的肋骨-肋软骨评价标准与计算机手术模拟技术(CASS)相结合,能够精确地选择一个合适的肋骨匹配下颌支的外侧面,引导根据放置要求的截骨和修整,帮助肋骨固定在期望的位置,并避免对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