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淅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研究

来源 :李龙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丹江口大坝修建过程中,考古学家于丹江库区内,发现了大量东周秦汉时期的墓葬,如何对这些墓葬进行系统性研究,建立本地区的年代框架,厘清此区域内的文化特征,是考古学界亟需解决的一大学术问题。同时,大量这一时段内墓葬的发现,也为我们研究丹江库区东周秦汉时期的文化演进过程,探究文化变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信息,管窥周秦之际的社会变革,提供了一个契机。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本文选取了丹江口和淅川两地出土的战国到西汉时期墓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等多种考古学理论方法,对这些墓葬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以期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是器物类型学研究和年代框架论定。通过对部分青铜容器和陶器进行类型学研究,根据各器类的演变线索和器类之间的共存关系,将这些墓葬分为六期十四段,明确了各期不同的文化特征与内涵,并结合铜器、铜钱的相关研究,对此十四段墓葬进行了年代判定,第一到第十四段的年代依次为春秋晚期晚段、战国早期早段、战国早期晚段、战国中期早段、战国中期晚段、战国晚期较早的阶段至秦占领本区止、战国晚期中晚阶段(约当秦占领本地区至秦统一)、秦代、西汉建立至高后时、西汉文帝景帝时、汉武帝元狩五年以前、汉武帝元狩五年后至昭帝时、汉宣帝时或稍后、汉元帝至新莽时期。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主要是进行墓葬形制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墓葬结构的对比观察,将该地区此阶段的墓葬分为四类,分别为土坑竖穴墓、竖穴墓道洞室墓、土坑竖穴积石积炭墓、土坑竖穴砖室墓,其下又根据墓壁、壁龛、墓道以及积石积炭位置等方面,划分为不同亚型。结合分期断代的结果,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了各种类型墓葬的流变过程。之后对各种墓葬结构进行探讨,认为墓葬中的台阶结构主要是为了防止墓壁坍塌,很多报告中提及的生土二层台和熟土二层台大部分并不存在,本地区墓葬壁龛的存在是为了弥补墓葬空间不足而产生,竖穴墓道洞室墓是由关中地区输入的,积石层位于椁室上方的结构是为了防盗,积石积炭位于棺椁四周或墓底的情况主要是充当外椁的作用,砖室墓实际上也是“砖椁墓”,和木椁具有相同的丧葬意义。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本章关注墓地布局。选取了徐家岭墓地和阎杆岭墓地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徐家岭是一处战国时期贵族家族墓地,代表了本地区春战之际公共墓地衰落和家族墓地兴起的过程。且贵族的家族墓地中存在对内的一致性和对外的排它性特征,表明血缘纽带在高等级阶层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徐家岭墓地内部地位高低之分,地位高的人对墓葬位置有更大的选择权。阎杆岭是一处从战国延续到秦汉时期的平民墓地,包含着多个不同的家族墓葬,表明在低等级阶层中血缘组织关系并没有完全解体,但地缘组织关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家族墓地的延续表明在重大的政权更迭过程中,底层社会依然有一部分人群保持稳定。同一家族的墓葬在随葬品、墓葬形制等方面也存在区别,表明家族内部也有一定的多元性。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此章主要根据文化演变线索,探讨当地战国到西汉时期社会变迁的过程。该地区战国时期底层社会中存在一次渐进的自发性丧葬改革,这次丧葬改革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生与死的区别,另一方面仿造贵族生活用具为死者营造死后的地下世界,希望死者在死后世界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秦政权占领本地区以后,在此地推行移风易俗的政策,表现在墓葬材料上则是一次文化突变,这种移风易俗是秦国在战国时期推行的社会改革的延续,背后的核心思想是严格社会等级的“二十等爵制”。西汉时期此区域内的考古学文化一直比较多元,这种文化多元,是政治权力放弃对丧葬习俗的管控而自发形成的。第五部分包括第六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对历史时期考古的方法论进行探讨。通过梳理“考古学文化”的定义发展和其面临的挑战,结合人类学的研究,将考古学文化定义为:考古学文化是考古学中一个特定的概念,专门指代那些反复共生的遗存的集合,也即我们常说的组合,这种反复共生的遗存现象,反映的是人类某种模式化的行为,其背后动因则是人类的文化机制。同时,指出历史时期考古在考古学文化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历史时期考古在运用“考古学文化”概念时,应该回归遗存现象本身,用组合方式来命名文化。考古与文献的关系方面,提出要从不同层面理解考古与文献的关系,在宏观层面文献有助于理解和解释考古现象,在微观层面则各自独立,但无论何种层面,都应以考古学的研究为本位。
其他文献
期刊
稀有金属矿产是江西省优势矿产资源,成矿类型以花岗岩型为主,主要分布于赣西和赣北地区,以宜春414超大型钽铌矿为代表,而花岗岩广泛分布的赣南地区鲜有关于燕山期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报道。本文以赣南石城海罗岭铌钽矿床为研究重点,结合详细的野外调查,开展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厘定了海罗岭的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组合,明确了钠长石化叠加白云母化的中
期刊
<正>绝不能牺牲重庆3200万人的健康而获得利润,对于这座城市的餐饮经营者而言,把人民的健康放到第一,做好人们健康“守门员”,是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全过程把控食品安全,积极倡导行业共识作为一名餐饮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食品安全是我一直关注的头等大事。在此前2013年、2014年、2016年的全国两会期间,
期刊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消费领域。影响无线电能系统传输效率有诸多因素,如负载变化、线圈偏移、频率分裂等。为解决接收端负载变化引起系统传输效率降低的问题,在接收端串入Buck-Boost电路拓扑,并建立WPT系统电路数学模型以及线圈偏移模型,推导线圈偏移互感关系式,最后通过仿真得到线圈同轴模型系统和线圈偏移模型系统传输功率与占空比对应的关系图。仿真结果表明调节Buck
期刊
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愈发复杂的风险挑战,城市系统的脆弱性在各种叠加、突发风险的冲击下更加凸显。基于对浙江省S市城市安全运行的实地调研,在掌握该市目前的城市管理安全运行体制与功能、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其他关联性风险治理的基础上,梳理分析了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从体制机制、法律制度、标准建设、宣传教育、社会力量、安全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打造强
期刊
报纸
在双Buck半桥逆变器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新型双Buck单滤波电感逆变器,在保留双Buck逆变器无桥臂直通风险、换流时间短等优点的情况下,通过新增控制桥臂,实现单电源供电以及单电感滤波,减小了逆变器的体积和损耗,增加了系统功率密度。详细分析了所给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滤波电感的设计过程,并制作了一台1 200 W的原理样机,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逆变器拓扑的有效性。
期刊
木结构主要由各种型式的木材以不同的连接类型连接而成,节点连接性能对木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影响较大。榫卯连接是传统木结构主要连接方式,属于半刚性节连接,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也不至于破坏;钉连接和螺栓连接在现代木结构中应用广泛,属于刚性连接;齿板连接是轻型木结构中最主要的连接方式,成本低,技术可控,施工方便,适应建筑工厂的生产模式和装配式技术;植筋连接主要应用于胶合木结构中,能很好地提供连接节点
期刊
DC-DC变换器是实现电气系统电能变换和传输的重要设备,具有加速平稳、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但在具体使用环境下,变换器负载变化将对其性能造成极大影响。以Buck-BoostDC-DC变换器为例,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模式,针对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和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分别提出了对应的控制策略,系统自动判别负载变化情况,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快速调节,使其始终稳定在期望值。对不同模式
期刊
基于提高模拟控制电流模式Buck型DC-DC芯片效率的目的,通过对一款2.5 A电流模式Buck型DC-DC的功率管损耗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根据负载电流不同而产生不同控制信号来控制振荡器充电电流大小的方法,从而实现振荡器频率切换进而提升效率。该电路主要由误差放大器、比较器和梯形波产生电路等构成,在CSMC 0.25BCD高压工艺库下,使用spectre完成电路设计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小于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