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与创新效应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主创新日益成为一国综合竞争力的灵魂。一般而言,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主要包括系统集成网络创新模式、产业集聚创新模式以及三螺旋创新模式等多种模式,其中,产业集聚模式是国际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模式,对我国也有非常重大的借鉴价值。   众多研究证明了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而溢出无可辩驳地促进了技术创新。从新簇群理论到产业集聚的生命周期,从地理纬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到产业组织的空间选址模型,管理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各自的分支学科的互相交融,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创新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发生原理。   但是,同很多其他的经济现象一样,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集聚对溢出的影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即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其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强度可能是不同的,那么产业集聚在何种情况下产生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效应最为显著,在相反的条件下其溢出效应是否得不到发挥呢?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和其中的规律对以创新为导向的产业政策的制定就有着显著的研究价值。本文即试图建立一个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与创新效应的动态模型来达到这一目的。   欲知产业集聚对溢出和创新的影响路径,首先必须清楚集聚产生溢出的内在机理。本文首先从卷帙浩繁的研究成果中,梳理和总结了其中最为重要的几种发生机制,从而发现,中间品、劳动力流动、面对面交流、研发合作、竞争学习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自愿溢出”等机制,构成了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基础。   其次,在研究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效应发生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在前人对于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模型的基本假设中,加入一些新的假设和变量,并借鉴生态学相关领域的一些研究思维,建立了一个集聚与溢出的动态模型。这个模型利用相图分析的方法,探讨集聚与溢出之间的均衡及其实现的路径。模型考虑到了集聚和溢出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并且重点剖析了产业集聚对溢出和创新的动态影响。作为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本文认为产业集聚对于技术溢出的影响不是静态和单一的。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毋庸置疑,但是导致技术溢出的强度受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即在特定条件下,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最大化,而在另外一些情形中,它的技术溢出效应表现的并不理想。   最后,虽然各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都不可或缺,但其中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水平则是衡量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标杆,也日益成为评价综合国力的一个核心要素。而且,无论纵观或横览整个世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与集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鉴于该产业独特的重要性,本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其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结合理论模型研究的思路和结论,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解剖,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使得全球电子商务十分迅速地发展起来。许多企业开始转向在网络上开拓新的市场,争取客户,拓展业务,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有些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实现经济高效运行的先进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已经成为既成现实和不可扭转的必然趋势。全球化不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它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不能顺应潮流而谋求创新发
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一个国家是否拥有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日益成为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重视技术创新的发展、全面发挥技术创新在国家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的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许多教育学者提出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的教育,我们把这样的思想称之为建模思想。建模思想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共卫生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公共卫生部门在体制、管理和经费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和挑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国家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因而探讨有效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辽宁省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
本文综述心脏电机械分离的诊断、病理生理及治疗概况。并介绍目前对儿茶酚胺、碳酸氢盐及钙通道阻滞剂应用的某些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