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研究典型海域的海水质量变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TACRU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平面变化是全球变暖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海平面的几何变化、质量迁移及温盐变化。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卫星测高技术、重力卫星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和GRACE-Follow on任务的实施,以及各类数值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监测和研究全球特别是典型区域海平面的时空变化逐步成熟,这对研究及预测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水质量变化是海平面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海水质量变化涉及到地表水、地下水储量的变化、陆地径流变化、山地冰川、极地冰川的消融等,成因复杂。对于区域海平面来说,其质量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南海由于周围大陆和岛屿的包围,其海水的进出口较少,主要通过吕宋海峡等几个海峡与周围进行水质量交换,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在南极区域,威德尔海的西侧和南侧被南极大陆包围,北侧的南极绕极流很大程度上阻隔了冷热水的交换,使得威德尔海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是南极冷水的主要源区。由于南海和威德尔海具有典型的代表特征,因此本文以南海和威德尔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大地测量方法探测海水的质量变化。
  本文首先介绍了海平面变化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海平面变化的计算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详细计算并分析了南海海平面及其质量项和比容项的时空变化,着重分析其周年变化、长期趋势变化、年际变化以及低频变化,探讨海平面变化及其两分量与ENSO(El Ni(n)o and Soutllern Oscillation)、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和太阳黑子的关系。同时,应用卫星重力探测了威德尔海水团质量的变化,主要分析了威德尔海水团质量的季节性、年际和趋势变化,并初步探讨了其长期趋势的成因。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三种独立的方法估算南海的海水质量变化。
  第一种是GRACE重力卫星的直接观测,第二种是从测高观测的海平面中扣除其比容项(“测高-比容”),第三种是联合降雨、蒸发、洋流并应用水质量平衡理论得到(PEF)。将GRACE作为一致性比较的参考量,“测高-ECCO”及“测高-Ishii”与GRACE结果一致,PEF结果的振幅大于GRACE结果约86%。在周年尺度上,“测高-ECCO”、“测高-Ishii”结果与GRACE结果吻合,而PEF结果的周年振幅偏大。在年际尺度上,“测高-ECCO”无法捕捉南海海水质量的年际变化,而“测高-Ishii”与PEF结果显示南海海水质量的年际变化与ENSO成正相关,并且ENSO对南海质量变化的正相关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降雨和洋流通量而实现的。
  (2)分析了南海比容海平面的周年变化、年际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南海比容海平面变化的周年振幅约为21~35mm,并在8月达到最大值。在年际尺度上,比容海平面变化与ENSO显著相关,在El Ni(n)o。期间,比容海平面下降,在La Ni(n)a期间,比容海平面上升,并且EOF的第一个模态能捕捉到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ENSO可以通过北风异常和北太平洋环流(黑潮)的变化来影响南海比容海平面的变化。在El Ni(n)o期间,南海海域出现北风异常,导致南海海水温度降低,同时,低温的黑潮水入侵南海,使得比容海平面下降。
  (3)分析了南海海平面及其质量项和比容项在不同时间段的趋势变化。
  在1993~2012年间,南海海平面的上升趋势为4.7±O.3mm/yr。ECCO模式和Ishii实测资料得到的比容项趋势分别为2.6±O.3mm/yr)和1.4±O.2mm/yr。1993~2002年间,南海总海平面的上升趋势为7.6±O.7mm/yr。ECC0和Ishii得到的结果比较吻合,比容项变化约贡献了总上升趋势的一半。2003~2012年间,南海总海平面的上升趋势达到9.9±0.6mm/yr,GRACE给出其质量项的上升趋势不明显,大约处于O~1.3mm/yr,这说明比容项的上升趋势更显著。ECC0和Ishii得到的比容项变化分别为8.5±O.6mm/yr和1.7±0.5mm/yr,2003~2012年间Isllii结果的趋势项偏小。
  (4)探讨了南海海平面的低频变化及其成因。
  南海的总海平面变化及其比容项存在一个显著的低频震荡,该低频震荡的周期大约为10年。PDO和太阳黑子是与该低频震荡相关的两个因素。在年代际尺度上,PDO与比容海平面变化之间成显著负相关,而太阳黑子与比容海平面变化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并且PDO和太阳黑子对于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要强于对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南海海平面的质量项不存在该低频变化,并且在年代际尺度上,PDO和太阳黑子对引起质量变化的三个分量即降雨、蒸发、洋流变化均不存在显著影响。
  (5)应用GRACE卫星重力探测南极威德尔海水团质量的时空变化。
  南极大陆周围的威德尔海,由于受到极地气候的影响,水团质量在1~3月及11~12月增加,而在4~10月质量减少。在年际尺度上,EOF结果表明,在95%置信水平下,威德尔海水团的质量变化与南极涛动(Southem Annular Mode,SAM)显著相关,二者间的相关系数达到-O.66。2002~2016年间威德尔海水团的质量变化存在4.1±O.2mm/yr的上升趋势,增加的水团质量可能与西南极的冰川消融有关。
  综上所述,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了海水质量变化研究的方法。首次将水质量平衡理论应用于研究南海的海水质量变化,为海水质量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2)探讨了海平面的低频变化及其成因。南海的总海平面变化及其比容项存在周期大约为10年的低频震荡,该低频震荡与PDO及太阳黑子活动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应用大地测量方法探讨了威德尔海水团的质量变化。威德尔海的水团质量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南极涛动(SAM)影响水团质量的年际变化,其趋势变化可能与西南极的冰川消融有关。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现存多年冻土面积约1.30×106km2,约占高原总面积的56%。近年来,青藏高原变暖趋势明显,多年冻土出现活动层增厚、范围萎缩、厚度减薄等显著退化现象。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将显著地增加青藏高原冻土大面积消失的风险,导致多年冻土区大范围地面变形,严重破坏区域内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如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同时,也将导致冻土区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进
学位
本文主要采用谱-有限元法计算了地球固体潮汐,并分析了拉萨,丽江,武汉超导重力仪连续2年的观测资料,获得了高精度的重力潮汐参数,结合理论模拟与实际观测来探讨青藏高原特殊构造对区域潮汐形变响应的影响。  基于谱-有限元法计算了一个球型、非自转、完全弹性、各项同性地球的固体潮形变,其中固体地球部分潮汐形变的弱解用哈密顿变分原理给出,液核部分的弱解采用静态中性分层的流体近似。计算过程中把SNREI地球进行
电离层是地球高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测距造成严重影响。GNSS监测站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可以组成大范围的电离层监测网,这为反演监测与研究电离层变化提供了重要工具。随着GPS/GLONASS/GALILEO/北斗(BDS)多模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及其地基观测网络日益完善,以及COSMIC等空基电离层掩星探测手段的增加,这为基于GNSS电离层层析反演研究提供了丰富
高亚洲冰川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准确估计高亚洲冰川质量变化是研究冰川气候响应规律及全球/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前提。本文联合ICESat和CryoSat-2SARIn模式二级产品,利用测高/DEM差分法研究本世纪以来高亚洲冰川变化情况。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  (1)介绍ICESat和CryoSat-2观测任务、观测模式及数据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CryoSat-2的SARIn模式观测
固体潮、板块运动及大陆形变和冰川均衡调整是重要的宏观固体地球运动现象,它们具有大范围、长期、低形变梯度运动特征,对这些宏观运动现象进行精确、全面观测,对于认识固体地球运动机理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yntlletic Aperture Radar Iterferomeny,InSAR)可获取地表大范围、高精度的形变测量结果,但受限于卫星平台高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低轨卫星需要高精度的实时轨道,如在天基预警系统、低轨卫星导航增强及实时科学卫星研究等应用上,都需要对低轨卫星进行实时轨道确定。因此,如何实时地确定低轨卫星轨道已逐渐发展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目前,用于低轨卫星实时定轨比较成熟的手段主要有星载GPS数据和DORIS数据。其中,GPS系统具有全球性、高精度、实时性强和成本低等特点。不过利用星载GPS数据进行实时定
学位
随着GNSS技术的发展与精度的不断提高,全球建立数以万计的GNSS观测站,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研究中。随着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其精度也不断随之提高。然而对于研究GNSS时间序列中的地球物理信号而言,需要更高精度的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结果。其中制约着GNSS时间序列分析精度的影响有跳变、有色噪声、粗差等因素。为去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正则化的方法引入到GNSS时间序列的分析中,通
近几十年来,卫星精密轨道确定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一直都是大地测量与导航等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除了导航系统自身的更新换代外,GNSS高精度用户也对卫星轨道的精度和时效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在2018年底正式开始向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全球用户提供服务,BDS3的建设和发展也迫切需要研制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BDS卫星精密轨道确定技术与软件平台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愈演愈烈,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了大多数山地冰川物质亏损。冰川融水不仅会抬升海平面高度,还会带来冰崩、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山地冰川变化特征及其趋势对全球气候变化、冰川灾害预警、区域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除极地冰盖以外的全球第二大冰川聚集地,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区域发育着
学位
海空重力测量能填补卫星重力测量难以覆盖的中高频部分,而且能在一些难以开展地面重力测量的特殊区域如沙漠、沼泽、冰川、高山、陆海交界等进行高效的作业。在现阶段海空重力测量技术仍是快速、高效获取全球高精度、高分辨率重力数据的有效手段,研究海空重力测量技术及研制我国海空重力测量系统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海空重力测量系统及数据处理做了简单地综述,分析研究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的预处理、精度评估及向下延拓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