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核热耦合的低压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循环不依赖泵提供动力,利用热流体的浮力驱动流体流动带走热量,在先进核电厂以及船舶核动力装置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水冷反应堆中,水的温度和空泡份额的变化既会影响自然循环能力,又会对中子慢化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中子-热工-水力之间的多重耦合。自然循环工况下易发生流动不稳定性,在堆外实验或数值模拟中,恒定功率和核热耦合下的自然循环系统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建立了堆芯动力学与热工水力之间的联系,对核热耦合低压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
  设计和建造了低压自然循环实验台架,在恒定功率下对自然循环系统内存在的流动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恒定功率下的自然循环系统中可能发生两种流动不稳定性:沸腾导致的不稳定性和自然循环导致的不稳定性。根据实验段出口含气率的大小进一步将流动沸腾不稳定性分为过冷沸腾不稳定性(xe,max<0)、饱和沸腾不稳定性(xe,max>0)和间歇干涸不稳定性(xe,max=1)。分别对流动沸腾不稳定性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实验段出口流型、周期和振幅进行了分析。此外,对流动沸腾不稳定性的机理进行了解释:过冷沸腾不稳定性是由实验段出口处气泡的生长和冷凝导致,上升段段内闪蒸的影响较小;饱和沸腾不稳定性为压力降型脉动,主要由实验段内的流动沸腾和回路中可压缩容积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间歇干涸不稳定性是由于实验热流密度达到了间歇干涸型临界热流密度,实验段内发生间歇干涸时气泡的剧烈生长推动流体返回实验段入口。自然循环导致的流动不稳定性为过冷沸腾不稳定性、饱和沸腾不稳定性和间歇干涸的叠加,属于自然循环脉动型不稳定性,是由加热段和冷凝器内换热量的不平衡导致的。可压缩容积的存在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刚性系统下流动不稳定性受到了抑制。最后对流动不稳定性的起始点进行了预测,给出了不同不稳定性之间的边界。
  基于点堆中子动力学模型对反应堆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模拟,使用高斯-勒让德型全隐式龙格库塔法(GLFIRK)对点堆方程进行了求解,将GLFIRK算法的计算结果与Ganapol给出的基准题进行对比,验证了GLFIRK算法在正阶跃反应性、负阶跃反应性、线性反应性和锯齿波型反应性等反应性输入条件下的适用性。分别使用一维瞬态导热模型和集中参数模型对燃料棒内的导热过程进行了模拟,建立了核功率与热功率之间的联系。选取适当的燃料时间常数,两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使用Saha-Zuber关系式对加热通道内的空泡份额进行了预测,建立了考虑燃料温度效应和空泡效应的核热耦合算法,并对该算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为了分析核热耦合对低压自然循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对功率正弦波动下的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参照功率正弦波动对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核热耦合下功率的波动特征。对不同反馈系数和燃料时间常数下的功率波动特征和自然循环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反馈系数(绝对值)较小时,核热耦合对自然循环系统稳定性不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当反馈系数(绝对值)增加至一定值后,自然循环流动由稳定状态向不稳定性转变。燃料温度系数(绝对值)越大,系统越不稳定;空泡系数(绝对值)越大,系统越不稳定;燃料时间常数越大,系统越稳定。
  基于四方程漂移流模型对加热通道内一维两相流动进行了模拟,考虑了过冷沸腾、流型变化和氮气式稳压器内的动力学过程。以自然循环实验台架为模拟对象,使用MATLAB编写了核热耦合自然循环回路仿真程序,并用Bartolomei的过冷沸腾实验数据对数值仿真程序进行了验证。使用数值仿真程序对恒定功率和核热耦合自然循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数值求解程序能对恒定功率下的自然循环稳定性边界进行较好的预测,数值仿真程序关于核热耦合自然循环系统稳定性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使用热障涂层技术,可有效提高涡轮前温度。当热障涂层在高温下工作,涂层内氧化层会不断生长变厚,导致涂层剥落失效。氧化层生长是高温下导致热障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热障涂层氧化层高温生长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用热障涂层氧化层的高温生长行为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根据氧化层实际形貌,建立适用于研究氧化层生长的球模型。根据率无关理论模型的控制方程,
学位
为满足直升机对负载的需求,在设计和研制新一代直升机时需要考虑配置多台发动机,同时为了提高直升机的安全性与机动性能,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对旋翼转速进行控制。对于配置多台发动机的直升机,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差异会严重影响传动系统寿命,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对多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实时匹配。本文从旋翼/涡轴发动机综合建模与控制的角度出发,对涡轴发动机多发匹配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旋翼转速控制研究,最
学位
对于以螺旋桨为推进系统的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而言,由于低雷诺数流动的物理特性导致螺旋桨的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螺旋桨的气动效率,本文基于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无后掠直桨叶螺旋桨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处后掠桨叶螺旋桨。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建立后掠桨叶设计方法,本文在保证桨叶表面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以现有的无后掠桨为改进基础,分别对无后掠桨叶在不同相对截面半径处进行不同角度
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使得涡轮前进口温度不断升高,另一方面使得用于冷却叶片的空气流量和冷却品质逐渐减小,因此传统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已无法满足涡轮叶片的冷却需求,发展涡轮叶片新型冷却结构已势在必行。叶片内部多腔回流强化冷却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内部冷却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等特点。在叶片内部多腔回流冷却通道中,隔板至关重要,不仅引导流体流动,减小流动阻力,同时还能强化通道内部换热,降低
学位
含不凝性气体蒸气冷凝是反应堆失水事故或主蒸气管道破口事故条件下安全壳内最重要的热工水力现象之一。其直接影响着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排热能力,进而影响安全壳气空间压力和结构上的完整性。考虑到安全壳内的大量不凝性气体(如,空气和氢气)可能会影响蒸气冷凝传热特性,为此相关人员通过实验、理论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由于这些研究多在0.1~0.5MPa的低压条件下进行,因而得到结论很可能不能满足
学位
当核电站发生主蒸汽管道断裂等严重事故时,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存在泄漏到环境当中的风险,由于放射性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其释放剂量受到严格控制。鼓泡除气技术能够提供较大的气液界面面积和气液接触时间,适用于过滤难以去除的有机碘气体。本文利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鼓泡式过滤器的过滤特性以及相关水力特性开展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理论分析了鼓泡式过滤器的除气过程,基于质量守恒理论建立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轴封型主泵具有小子样、长寿命、结构复杂的特点,其可靠性试验难度大,一般的可靠性试验方案难以满足主泵研发项目的需求,为了降低试验成本,需要对主泵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加以研究。本文基于可靠性试验原理,提出了一种适合复杂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主泵的可靠性试验当中。通过长时间的零部件试验,结合短时间的整机试验,来达到验证主泵可靠性水平的目的。  提出了复杂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试验方
学位
SiC及SiCf/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温强度高、低活化,相对低的中子吸收和抗辐照的优势而成为轻水堆包壳材料的候选材料。评估SiC及SiCf/SiC复合材料在辐照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是其在反应堆中应用的前提。  本文在320℃使用Si2+和He++Si2+辐照单晶4H-SiC和SiCf/SiC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来研究辐照对单晶4H-SiC和SiCf/SiC微观形貌
学位
板状燃料组件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和加工技术成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高通量中子堆、材料试验堆和海基核动力反应堆中。受海洋条件影响下的自然循环核反应堆回路会出现剧烈的流量波动,流量的波动使得板状燃料堆芯的流场结构和阻力特性处于周期性瞬态,威胁着核反应堆的安全传热与反应性控制。研究流量波动条件下板状燃料组件的流动阻力特性和流场结构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背景。对此,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实验
大多数压水反应堆的堆芯燃料组件都是棒束形式,了解棒束通道内的流动阻力特性对于反应堆的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固有安全性,自然循环被广泛应用于先进核反应堆系统。相较于强迫循环,自然循环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在海洋条件下,自然循环流动阻力特性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对典型海洋条件下棒束通道内的自然循环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针对典型海洋条件下棒束通道内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