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公务用车制度是于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参照了前苏联的公车管理模式,他的主要特征是实物供给制度,公车的所有权归提供公车的单位所有,与公车有关的所有支出全部由财政资金来承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旧有的公车制度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高昂的公车使用成本、屡禁不止的公车私用现象、利用公车维修、加油等机会虚增公车费用支出,这些问题严重损害政府形象,不断增加政府的财政支。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从时间上确定了中央政府公车改革的完成时限,标志着由中央政府牵头的,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公车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只有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建立新型的公务用车制度,才能够严格控制公车经费只减不增,杜绝公车私用、公车腐败等问题,使监督管理有法可依,实现节约财政资金、治理车轮腐败的效果。笔者选取了三种理论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依据,分别是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权力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使用文献梳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梳理了本次地方政府公车改革的方案和改革进程。从经济效益维度来看,通过测算得出公车改革节约财政资金的比率为23%,地方政府公车改革有效降低了政府行政支出,减轻公共财政负担:另外公车改革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减少对石油、铁矿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从政治效益维度来看,一是对现有的“特权”行为说“不”,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官本位”思想;二是公车改革有利于提高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改善政府形象;三是公车改革能够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有效的推进和带动其他改革的顺利进行。从社会效益维度看,公车改革让普通百姓感受到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公车改革减少对城市道路资源的占用,缓解交通压力,减轻环境污染。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剖析了地方政府公车改革仍然存在的问题,如存在公车补贴福利化倾向、补贴标准按职级划分存在不公平性、降低公务出行便捷性、出现“懒政”问题,影响政府行政效率、对公务用车的管理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等,最后提出了深化地方政府公车改革的对策建议:一是规范公车改革货币化补贴的发放形式,二是因地制宜制定车改方案,边远地区可适当提高实物保障,三是加强制度性措施建设,形成无公车更勤政的好作风,四是建立健全各方监督机制,希望能为我国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