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发芽相关2C型蛋白磷酸酶基因的筛选、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C型蛋白磷酸酶(PP2C)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在ABA诱导的种子萌发信号途径中作为负调控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得与穗发芽可能相关的PP2C候选基因,本研究选用两个穗发芽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结合荧光定量RT-PCR技术,搜索筛选出了在籽粒中高表达且在两个穗发芽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中表达差异较大的候选基因。在此基础上,对3个候选基因进行了克隆并系统分析了它们在种子发育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PP2C domain“IPR001932”为检索关键词,搜索小麦Triticeae Full-Length CDS Data Base数据库,获得了50条含有完整编码框的小麦PP2C基因序列。通过对这些基因在根、茎、叶、籽粒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有12个基因在籽粒中高表达或特异表达。进一步对上述候选基因在抗穗发芽品种‘淮麦0360’和易穗发芽品种‘中优9507’花后15、20、25和30 d籽粒中的表达模式测定表明,有6个编号为PP2C14、PP2C16、PP2C23、PP2C25、PP2C28和PP2C34基因,在两个品种中表达差异较大,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在穗发芽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将这些基因作为研究的候选基因。2、采用RT-PCR结合RACE方法,分别得到三个候选基因的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TaPP2C16、TaPP2C25和TaPP2C28,分别定位于第5、第7和第6同源群染色体的长臂上。TaPP2C16的三个部分同源基因TaPP2C16-5A、TaPP2C16-5B、TaPP2C16-5D的cDNA全长分别为1423 bp、1411 bp和1416 bp。5’UTR均为6 bp,3’UTR分别为133 bp、124 bp和127 bp,ORF分别为1284 bp、1281 bp和1284 bp,分别编码427、426和427个氨基酸,三个同源基因推演的氨基酸序列存在18个位点的差异。三个部分同源基因的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为2318 bp,2312 bp和2289 bp,均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其中第一个内含子最大,第三个内含子最小。三条序列除了有51个SNP差异和9个碱基的缺失或插入突变外,均相对保守.TaPP2C25的三个部分同源基因TaPP2C25-7A、TaPP2C-7B和TaPP2C-7D的cDNA全长分别为1038 bp、1037 bp和1038 bp。5’UTR分别为85 bp、84 bp和84 bp,3’UTR分别为83 bp、83 bp和84 bp,ORF均为870 bp,均编码289个氨基酸。在编码区存在多个SNP差异。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为1955 bp、1945 bp和2037 bp,均含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TaPP2C28-6B基因cDNA长1266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70 bp,开放阅读框为1155 bp,3’端非编码区41 bp,编码384个氨基酸。3、通过对种子发育过程以及灌浆期不同组织中克隆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在籽粒发育过程中,TaPP2C16、TaPP2C25以及TaPP2C28在两个穗发芽抗性不同的品种中表达量基本均随灌浆进程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而且在胚和胚乳中均表现出优势表达。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如TaPP2C25A表现为在中优9507中表达峰值出现在花后30 d,且主要在花后25 d胚中表达,而在淮麦0360中峰值出现在灌浆早期即花后15 d,且主要在花后15 d的胚和胚乳中表达;TaPP2C25D在中优9507中的表达主要在花后25 d的胚和胚乳中,而在淮麦0360中主要在花后25 d胚中表达。4、经对种子萌发过程中ABA、GA3和氯化钙处理下克隆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TaPP2C16的三个同源基因和TaPP2C28基因表达量都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推测TaPP2C16和TaPP2C28基因的表达量并不受外源ABA和GA3的影响,可能与内源ABA和GA3的含量有关。TaPP2C25三个基因在GA3处理下的表达量与TaPP2C16有相同的变化,而在ABA处理下,三个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有差异。TaPP2C25-B和TaPP2C25-D随着处理时间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两个基因对外源ABA有一定的响应。在Ca Cl2处理下,除了TaPP2C16-5D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增加有所下调外,其余基因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克隆基因大多为钙依赖型。
其他文献
寡食性的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和多食性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鳞翅目夜蛾科的近缘种昆虫,二者共同偏好的寄主植物是烟草,但对番茄的反应存在着分化。另外,两种铃夜蛾种内性信息素和种间性信息素暴露对两性成虫寿命和雌成虫繁殖表现的影响尚无研究。为此,作者鉴定了番茄驱避烟青虫产卵的活性挥发物,测试了两种昆虫雌成虫和幼虫对这些气味的反应,最后测试了性信息素暴露效
烟草植株的地上部分密集着腺毛,这对烟草植株的抗性和烟叶的品质有重要影响。栽培烟草的腺毛主要由长柄分泌型、短柄分泌型、非分泌型混合组成,三种不同类型的腺毛对烟草都有着其重要作用。本文克隆了本文克隆、分析NtCycB2,构建载体,进行过表达与敲除的研究,遗传转化,通过对转基因株系腺毛形态观察,阐明NtCycB2基因表达对烟草腺毛发生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K326中的NtCycB2 cDNA
自超级稻育种计划实施以来,超级杂交籼稻先后实现了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达700、800、900、1000、1067公斤/亩的产量突破,引领了我国超级稻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随着产量潜力的提高,超级杂交籼稻的品质如何变化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目前,以高氮投入为特征的水稻种植模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对稻米品质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此外,灌浆期作为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其碳、氮代谢的
氮素是影响烟株生长发育以及烟叶质量最重要的元素,及时准确的获取烟株氮素信息对烟叶生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垂直向下的观测方式相比,多角度遥感包含作物的空间结构信息,具备反演作物的整体信息的潜力。为快速、准确的获取烟株氮素信息,本研究采用ASD光谱仪,连续两年测定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烟株冠层多角度光谱反射率,采用减量精细采样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
以贵州毕节烟区5个植烟县、5个主栽烤烟品种的228份烤烟样品及土壤样本为材料,对毕节烟区中部叶单叶重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对烤烟单叶重在品种、产地、海拔、芳香类型间的差异特征进行方差分析;采用相关分析、等样本数平滑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单叶重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单一指标聚类分析,将烤烟单叶重分为低、中、高三组,并对不同单叶重类群与外观质量、物理质量的关系进行探究;运用回归分析建立了烤烟单叶重与
本研究以烟草品种豫烟10号作为试验材料,利用水培方式,使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外源硫化氢供体,通过在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硫氢化钠对烟草幼苗进行预处理,从生理生化特性、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等方面分析外源硫化氢对干旱胁迫下烟草幼苗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干旱环境下,烟草幼苗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含水率下降,叶绿素被降解同时含量下降,影响正常的生理反应。0.4
事业单位在社会公共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政府利用由国有资产设立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我国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一般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进行划分。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为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同时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了提升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将管理会计融入内部控制管理中,这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更优决策,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降水格局、积雪覆盖厚度变化以及气候变暖改变冻融过程中土壤湿度、冻融循环次数和冻融强度等条件,而这些冻融条件的变化综合表现为冻融作用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活性等涉及碳氮周转关键过程,但不同环境因子如何影响冻融过程土壤温室气体净通量、溶解性有机质的含量、组分及其生物有效性至今仍不太清楚。本文以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典型植被阔叶红松混交成熟林(BKPF)和次生白桦林
目的:汉化产后连结问卷(Postpartum Bonding Questionnaire,PBQ),并在国内产妇群体中进行中文版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便利选取413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项目分析、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区分效度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对中文版PBQ问卷进行信效度评价。结果:中文版PBQ问卷包含连结障碍、分离和拒绝、照顾婴儿的焦虑和烦恼情绪、情感缺乏与虐
发展历程:随着中国近三十余年经济快速发展,母婴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初期成型、快速发展以及成熟蜕变阶段。中国母婴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的渠道单一、商品稀缺、需求简单,逐步发展到如今的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商品品类丰富、产品专业、设计独立、需求多元化,消费主力也随着时间推移从70后逐渐转变为90后。从传统、严厉的育儿方式到科学化、精细化育儿。产品特征:随着母婴行业的发展及母婴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母婴行业从单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