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有机废水氟水两相催化氧化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0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般废水治理技术的解决,对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治理技术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由于湿式催化氧化技术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中表现出比其他方法更多的优势,因而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然而,湿式氧化法在推广应用方面仍存在着不少局限性。  本文主要对湿式催化氧化技术做了部分改进,将湿式催化氧化技术与氟水两相体系结合起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氟水两相体系的建立极大的改善了湿式催化氧化技术的反应条件,在150℃、4Mpa的条件下,即可以对苯酚模拟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氟水两相体系的存在下,湿式催化氧化技术在170℃处理模拟废水时,COD的除去效率提高了约15%。  本实验选定以铜作为主要活性组分,锰、铈等作为次要活性组分,粉末状活性炭、γ-Al2O3、石墨烯作为载体。将制备的催化剂逐一进行效果评价,发现采用铜锰催化剂可以有效解决铜离子溶出问题,且催化剂活性比单独的铜组分好。当Cu∶ Mn=2∶1时,催化剂活性最好,添加Ce元素也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提高湿式催化氧化效率。以Cu∶ Mn=2∶1为前提,分别以粉末状活性炭、γ-Al2O3、石墨烯为载体制备催化剂,对苯酚模拟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得到石墨烯作为载体的活性优于粉末状活性炭、γ-Al2O3的结论。当Cu∶Mn∶Ce=2∶1∶2时,采用石墨烯载体的催化剂,COD除去效率达到了99%。  湿式催化氧化技术与氟水两相体系的结合为高浓度有机废水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理途径,为湿式催化氧化技术今后的发展将起到一些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研究采用了芳香胺的三氟乙酸盐(或三氯乙酸盐),在亚硝酸戊酯、铜粉、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与其它芳香化合物通过自由基历程偶联生成联芳化合物的新方法.合成了三类共二
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用光气法合成了光学塑料单体一缩二乙二醇二碳酸烯丙酯;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考察了中间体二氯代碳酯-缩二乙二醇酯中两个酰氯基相对活性;
学位
制得钯(Ⅱ)与L(N-苯甲酰-α-氨基酸双阴离子)和L(乙二胺、2,2-联吡啶、1,10-邻菲咯啉)三元混配配合物八个,铂(Ⅱ)与L(N-苯甲酰-α-缬氨酸双阴离子)L(2,2-联吡啶)三元混配配合
敦煌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域连接的重要枢纽,也是佛教传入我国的关键。也正因为佛教文化的传入,为敦煌文化艺术带来了新的创作元素,使之成为多种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
前几天,几位以前在剑桥一起读研的老友聊起他们小孩差不多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都为小孩读书的事情伤透了脑筋。他们有住在伦敦的、上海的、纽约的。我笑称说我们班的“坐标”也算是把世界几大城市都覆盖了。  提起这个话题的是住在上海的女生,着急起来说话快得跟机关枪一样,她的女儿去报考了上海排名第一的私立学校,刚收到消息说没考上。向来都是学霸加工作狂女强人的她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从一开始的埋怨她先生没能动用社会
期刊
一、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作中,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鲁梅哈特发展了这一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已经具备的知识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的主题内容,有机地连成一个知识单元,即图式。  就阅读而言,上述图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图式、形式图式以及内容图式。其中,语言图式主要是指读者自身已掌握了一定语言知识(词汇和语法);内容图式则主要是指读者自身对具体的阅读材料内容有
该论文对神经网络及小波分析在化学领域中的一些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多组分同时测定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分子识别的研究中,选择α,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也被称作孔道配位聚合物(PCPs)是由金属离子或者多核次级结构单元(SBUs)与有机配体在一定条件下自组装而成的化合物。这类物质在气体吸附或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