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并举”推拿联合针刺为主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真实世界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以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为工具研究李业甫“筋骨并举”学术思想,评价“筋骨并举”推拿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筋骨并举”学术思想指导下推拿手法的作用机制提供临床依据和实践资料。方法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纳入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将纳入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按照实际病情和患者意愿等实际情况分别纳入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组采用李业甫“筋骨并举”推拿手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非暴露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在入组前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可能影响疗效因素、一般体格检查数据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对不良事件进行观测及记录。在首次、末次治疗分别检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7(IL-17)含量,同时在首次、末次治疗及第4、8、12周随访时分别评估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数字评价量表(NRS),并对结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1.基线情况:最终纳入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48名,其中暴露组24名,非暴露组24名。对两组一般资料及可能影响疗效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前ODI、NRS、TNF-α、IL-17等结局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可比。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①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评分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治疗后、第4、8周随访,暴露组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数字评价量表:①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评分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相比较,第4周随访时非暴露组评分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NRS评分比较不能认为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618)。第4、8、12周随访,暴露组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指标: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IL-17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表现出显著的改善效果,且暴露组改善情况均优于非暴露组(P<0.05)。5.相关因素分析:本研究中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疗效与体力职业呈负相关(P<0.05),与接受的干预措施呈现正相关(P<0.05)。与年龄、病程、身高、体重、合并疾病数目和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筋骨并举”推拿能够有效的改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部功能、血清炎症指标,并且安全性高。“筋骨并举”推拿联合针刺疗法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改善也是有效的,在随访期还能减少疼痛的复发。2.“筋骨并举”推拿疗法能显著降低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IL-17、TNF-α含量,可能是推拿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机制之一。3.职业因素及接受的干预措施有可能成为影响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临床疗效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周楣声教授运用灸法治疗腰痛的临床经验,并介绍典型案例。方法:阐述周老对于腰痛病因病机的认识,介绍周老用灸法论治腰痛的方法与思路。结果:周老详辨病因病机,择经取穴,收效良好。结论:周楣声教授以艾灸疗法温通经脉、温补气血、温泻实邪,调和气血运行,疏通经络阻滞,缓解腰痛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期刊
<正>随着现代社会高强度的学习工作、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们缺乏对腰部护理的观念,腰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腰痛发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已不再局限于老年人,据文献表明,青壮年腰痛发病率高达85%[1]。祖国医学对腰痛病因病机有独特的见解,治疗上疗效颇显。
期刊
辨证取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痛。选取2022年1—12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0例腰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0,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辨证穴位注射治疗)和对照组(10,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评分(JOA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治
会议
介绍万全庆主任中医师运用针药结合正骨及锻炼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经验。万全庆主任认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慢性劳损致瘀血腰痛所致。而结合现代医学病因认为,肌肉不均衡及关节的不稳定性亦是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重要因素。治疗上宜遵循“筋骨同治,标本兼治”的原则,内服以中药,外以正骨手法纠正关节结构紊乱,联合针刀局部松解粘连改善血运,并辅以核心肌群训练,方可获良效。
期刊
目的 评价石氏针刺疗法结合太极拳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2020年6月—2022年2月治疗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单纯药物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针刺太极组给予石氏针刺疗法结合太极拳治疗,针药太极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及石氏针刺疗法结合太极拳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评分,评估
期刊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肌肉骨骼疾病,无明确的解剖学病因,主要表现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由于治疗费用昂贵、疗效不显著且致残率高,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给病人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筋膜释放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康复治疗手段,因其无创有效的特点,正逐步被应用于肌肉骨骼疼痛的辅助治疗。现对筋膜释放技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展
期刊
腰痛具有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中医由于其独特且系统的理论体系,如经脉及辨证论治等理论体系,使得中医在诊治该病上具有独到之处。目前临床中将腰痛分为7大证型:肝肾亏虚型、脾肾阳虚型、气血两虚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气滞血瘀型及痰瘀互结型,其中又以肝肾亏虚型及寒湿痹阻型在临床中多见。张胜友老师在临床诊疗寒湿腰痛中取得较好疗效,认为在临床中患者常多见肝肾亏虚与风寒湿侵袭兼并致病,在治法上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颈腰同治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提供新的临床思路。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5人,分别为核心训练组(对照组A)、核心稳定训练联合腰部穴位组(对照组B)、核心稳定训练联合颈腰部穴位组(观察组C),三组均一周连续治疗五天,休息两天,共治疗两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学位
本文通过一些稀见的信札、文稿、书画作品等一手材料,简略爬梳诸乐三与黄宾虹艺术上的交往。由此可知诸乐三向宾翁问道山水技法、金石书法及画史画论等,同时亦为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并考证《画学篇释义》大略出自诸乐三之手。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循腹经筋针刺足阳明太阴结筋病灶点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其次探查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腹部病变经筋和结筋病灶点的分布规律,最后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针刺腹部足阳明太阴结筋病灶点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材料与方法:1.观察性研究: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0例符合纳入标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