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污染对土壤和作物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urr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是一种有毒的类金属,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一定的致癌作用。近几年,地方性砷污染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砷的累积必然影响水的质量、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土壤的质量。其中作物的品质、抗氧化酶系统可检测作物受污染的状况,故对玉米品质、抗氧化酶的测定成为判断玉米是污染严重与否的重要指标。同时,本实验拟采用新型吸附剂,解决饮用水砷的处理成本高,效果差,处理时间长的缺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结论如下:1.不同地区作物中砷残留与土壤中砷含量的相关关系本试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地区(北京、安徽、朔州、应县)作物与土壤,采用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作物与土壤中砷含量,分析作物中砷残留与土壤中砷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砷含量远远大于作物中的砷含量;且砷在不同品种的作物的累积情况也不同。2.不同浓度的砷对玉米种子萌发率、苗高及根长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恒温培养箱培养玉米幼苗,采取不同浓度砷处理系列(0、0.1、0.5、1、2mg·L-1),分别对玉米幼苗进行受试处理,测定玉米种子萌发率以及生长成熟后的苗高及根长。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时,促进玉米幼苗的萌发率、苗高及根长,高浓度抑制玉米幼苗的萌发率、苗高及根长。3.不同浓度的砷对玉米幼苗品质的影响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大小一致的玉米幼苗,采用比色法测定玉米幼苗的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砷处理,对玉米叶中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的作用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4.不同浓度的砷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影响根据上述实验,选择大小一致的玉米幼苗,采用比色法和滴定法测定其中抗氧化酶即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砷处理,对玉米叶中PP0、PAL和CAT的作用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β-1,3葡聚糖酶无明显变化。5.玉米不同部位对砷的富集的情况根据上述实验,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玉米幼苗中根与叶子中砷富集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根中砷的含量明显大于叶子中的砷含量。6.新型吸附剂最佳吸附条件的研究配制含砷浓度为1mg·L-1相同的溶液50ml,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新型吸附剂,研究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在确定了最佳吸附投加量的前提下,对原砷溶液进行不同吸附时间的吸附,确定最佳吸附时间;在确定了吸附用量与吸附时间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pH条件进行吸附,进行最佳pH条件,结果表明:当吸附剂量为4g,时间为15min,pH为8时,新型吸附剂吸附效果可达97%以上,吸附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正>家庭法的构造存在三种模式:传统模式、法国法模式和德国法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在中国大陆婚姻家庭相关法律、中国台湾地区相关法律中都有所体现。婚姻亲子可能构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国经营方式,境外加工贸易己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及当前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我国一些企业,利用国家相关扶持政
人们对居住的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随之而来的,对居民区内的市政设施也越来越关注,本文通过对市政设施内容的介绍,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来对小区住宅中的建设的优化措施进行了
本研究针对网上买家对网络购物的信任建构的现状、信任建构的方式、影响信任建构的因素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1)大多数买家对网络购物持一般信任的态度,对购物网站和网上
我国的整体医疗水平较低,对于医疗设备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医疗设备的维护需要一个巨大的工作系统和完善的结构来保证医疗设备的实时维护,保证及时的检测医疗设备和保证医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
海马内移植内嗅皮层的大鼠脑经高浓度戊二醛固定液灌流固定和合理修切以暴露移植物,并电泳10%辣根过氧化酶(HRP)于2mm×2mm×1.5mm大小的移植物后,光镜下可见密集的HRP顺行标记轴突严格位于海马CA1、CA3区腔
<正>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0]11号)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会协[2011]66号)的相关规
从1933年苏美建交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和美国的经贸关系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在苏美关系中处于从属于两国政治和战略考虑的地位。本文围绕苏美经贸关系中债务与贷款、
中国古典诗歌在唐代登上了顶峰,而诗格作为唐代诗学理论最主要的著作类型,是唐代诗学的核心所在。诗格在唐代出现了两次兴盛,第二次是在晚唐五代时期。经历了魏晋六朝“声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