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菌渣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o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成都平原存在大量未作农业循环利用处理的菌渣的现状,通过实地调查、田间试验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成都平原一个稻麦轮作周期内不同菌渣还田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图从土壤生物化学角度探索成都平原菌渣最佳还田量,以期为菌渣的农业循环利用研究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科学依据。田间试验共设不施有机肥对照(CF)、秸秆全量还田(CF+S)、菌渣还田量30%(30%FR)、菌渣还田量70%(70%FR)、菌渣还田量100%(100%FR)和菌渣还田量150%(150%FR)等6个处理。小区面积为5m x 6m,重复4次,随机排列。分别于水稻的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以及小麦的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采集表层(0-10cm),亚表层(10-20cm)和底层(20-40cm)等3个土层的土壤样品,对6种处理下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对其水稻和小麦的理论产量进行了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酶活性的剖面分布在稻麦各生育期中除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其余生育期各处理的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各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亚表层最高,底层最低。(2)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变化在稻麦各生育期中,较CF处理的土壤酶活性,CF+S、30%FR和70%FR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较小,无明显提高;100%FR和150%FR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较大,有明显提高。(3)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水稻季,较CF处理的水稻均产,CF+S、100%FR和150%FR处理的水稻均产分别提高了4.89%、9.83%和4.01%,而30%FR和70%FR处理的水稻均产分别降低了6.99%和1.05%;在小麦季,较CF处理的小麦均产,CF+S、100%FR和150%FR处理的小麦均产分别提高了13.23%、10.61%和9.68%,而30%FR和70%FR处理的小麦均产分别降低了6.02%和3.31%。(4)菌渣最佳还田量的筛选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较CF处理,100%FR和150%FR处理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提高都有更加显著的影响。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党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武器。多年来,我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不间断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
近年来,广东农垦聚焦国家战略资源和城市安全食品两大主业板块,以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打造产业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努力构建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rn一、不断完善产业集团与
期刊
近年来,为了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山西省沁水县中村镇农技推广站通过试验,在高寒冷冻地区示范推广了地膜覆盖脱毒早熟马铃薯套种玉米10.5公顷,每667平方米(1亩)产
期刊
关于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他们目前的在高校生活、工作的状况,对这些人员的安排还存在哪些个问题,如何发挥他们在统战领域的作用,具体的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计教育越趋民主性,促进数字媒体与设计教育的互动。在数字媒体的作用下,能够为受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意识享受,给予受众以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然而,近
锌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生产中过多或过少施用锌肥都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环境。随着我国东北黑土开发利用年限的增加,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施用锌肥,明确所施用的锌
自组织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带来了方法和范式上的极大变革,然而在美术教育教学领域却还是一个空白。本文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探讨了一些可应用于实际美术教学的策
瓜蒌,俗名野葫芦,葫芦科栝蒌属,为多年生草质藤本.主蔓长可达5~6米,块根粗壮肥厚,长圆柱状,茎多分枝,瓠果椭圆形或近球形,种子多数,扁平,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雌雄异株.
期刊
1957年4月,我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电影发行先进工作者大会。我们在中南海受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央领导和我们一一握手后与我们合影留
进入大二下学期,我们要进行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专四考试是对我们"听说读写译"能力进行的综合考查,能够客观的反映我们专业的真实水平。因此,同学们都格外努力,全力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