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吸附剂的改性及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sd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生物质燃料乙醇(BFE)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燃料乙醇的制备过程中,乙醇脱水工艺由于消耗大量能量,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工业中所采用的乙醇脱水吸附剂一般为分子筛,其有自身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例如再生的温度过高等。因此一种新兴的吸附剂—生物质吸附剂慢慢的得到人们的关注,其同样拥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更重要的是再生温度不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其可以不需要再生直接返回发酵过程,可以节省更多的能量。本文选择一种燃料乙醇的发酵原料(木薯)作为生物质吸附剂进行研究。通过酶水解反应对木薯淀粉改性制成微孔淀粉。水解采用的酶为糖化酶与α-淀粉酶的混合复合酶,并辅助超声技术以加快反应进程。设计了部分因子实验对影响水解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得到可以使改性后木薯淀粉拥有最大饱和吸水率的实验操作条件,并回归出改性方程。最佳改性条件为:糖化酶与α-淀粉酶的质量比(5:1)、总酶的用量与木薯淀粉的质量比(1:40)、反应pH值(4.5)、反应温度(45℃)和时间(10h)、颗粒大小(60-80目)以及辅助水解过程的超声时间(10min)。本文对改性后的木薯微孔淀粉的化学及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X光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结果的分析,不仅解释了改性后淀粉比天然木薯淀粉吸水率提高的结论,而且证实了改性后的木薯淀粉性质对天然木薯的发酵性能不会发生太大的影响。因此吸附失效的改性木薯吸附剂可以返回到发酵过程进行再利用,从而节省大量能量与自然资源。最后本文设计了液相吸附试验,对改性前后木薯吸附剂的液相吸附性能进行研究,证实了改性木薯淀粉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天然木薯淀粉。并且对吸附时间与不同料液浓度下的水去除量都做了考察。对比了改性木薯吸附剂与商用分子筛在液相吸附中的效果,证明木薯吸附剂与分子筛的吸附性能类似并且在某些料液浓度下要好于商用分子筛。最后同时说明在料液中水的质量含量不高于20%时改性淀粉吸附剂的强度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仍可以满足要求。
其他文献
公务员职务晋升是政府持续激发公务员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以调动公务员的行为积极性的管理活动。本文剖析女性公务员职务晋升存在的问题,探讨制约女性公务员脱颖而出的因素,并
为提高挖掘机正流量控制系统的节能效率,提出一种合成式正流量新型控制系统.通过将各先导控制压力导入3个液压油缸,将各先导压力转变为输出力,通过并联机构将此三个力求和,再
驾驶员与企业关系、运输服务质量是出租汽车行业两大核心问题。基于2013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数据、城市客运统计年报数据以及出租汽车GPS监控信息统计等多源数据,分
为了给犬副流感病毒(CPIV)疫苗研制提供支持,无菌采集有呼吸道症状病死犬的脑和肺脏样品,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通过RT-PCR、红细胞吸附试验,对盲传3代的细胞培养液进行鉴
<正>海外华文教育历史绵长,但因条件所限,原有运作方式已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巴黎"三点水"以绘本馆为切入点,不但用中文讲中国事,也讲当地人、当地事,既为华人家庭服
<正>外源基因进入细胞通常需要"运载工具"。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病毒是以寄生形式存活下来的最小、最简单的生命体,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工程领域研究拓展了思路,
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体报道的热点事件进分析,发现当前的网络媒体中存在虚假新闻泛滥、新闻公正性缺失、人文关怀缺乏等网络媒体职业道德缺失现象。这些现象都与网络媒体的"把关
"以文释图"在学习"区域"时,运用得非常广泛,作用显而易见。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二是能够根据地图进行分析,得出有规律的知识;三是能够把
婴儿捂热综合征(IMS)主要为机体缺氧缺血、高热脱水损害,极易导致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可作为评价IMS时心肌损害的指标,但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Tn-I)
本文跟踪国外兵器测试技术先进的国家,综合介绍了它们近几年的一些测试技术成就,以及它们的测试技术发展动向。甚感我国兵器测试技术水平还不高,重视与投入都欠缺。今后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