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未成年人接触媒介的过程中,“防不胜防”的网络不良信息,是家长和教师眼中未成年人上网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比如,他们一般会认为:未成年人因为自制力和判断的能力较弱且模仿能力较强,看了武打片之后会模仿暴力的行为。读了言情故事之后会产生早恋的倾向。每当未成年人中出现不合时宜的思想或行为时,多数家长和教师就会把媒介当成“罪魁祸首”,认为媒介所传递的不良信息误导了未成年人。其实这种看法对媒介是不科学的。媒介素养是建立现代公民素质的基本指标,媒体素养教育是引导学生纠正建设性享用大众传播教育资源的认识,主要功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媒体素养之于现代公民的意义是判断能力,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区分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媒介素养的内涵是伴随着媒介自身的革新而不断得到充实的。在我国古代,读书人的基本媒介素养就是对单纯的文字媒介,诸如书籍之类的阅读、理解能力。自我国近代率先出现报纸以来,民间也随之出现了看报、读报、讲报等诸如此类的活动。新时期,我国进入了多种媒介并存,尤其是新媒介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对媒介的认知范围已经从传统媒体拓展到了对网络、手机、电纸书等媒介的阅读、理解、判别能力。由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生存的媒介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未成年人接触媒介的机会会更多。与此同时,如学生家长、教师等对媒介文本的解读与未成年人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仅仅将未成年人视为媒介传播效果的被动受害者这种观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来说显然是片面的。本论文针对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亟待提高这一现状,以河南省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现状为样本进行研究,以探讨社会和未成年人自身健康发展为逻辑起点,以价值观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为解释变量来探究未成年人素养教育的干预机制,以媒介素养教育的可持续性为着眼点建构儿童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以及途径,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