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变量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未成年人接触媒介的过程中,“防不胜防”的网络不良信息,是家长和教师眼中未成年人上网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比如,他们一般会认为:未成年人因为自制力和判断的能力较弱且模仿能力较强,看了武打片之后会模仿暴力的行为。读了言情故事之后会产生早恋的倾向。每当未成年人中出现不合时宜的思想或行为时,多数家长和教师就会把媒介当成“罪魁祸首”,认为媒介所传递的不良信息误导了未成年人。其实这种看法对媒介是不科学的。媒介素养是建立现代公民素质的基本指标,媒体素养教育是引导学生纠正建设性享用大众传播教育资源的认识,主要功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媒体素养之于现代公民的意义是判断能力,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区分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媒介素养的内涵是伴随着媒介自身的革新而不断得到充实的。在我国古代,读书人的基本媒介素养就是对单纯的文字媒介,诸如书籍之类的阅读、理解能力。自我国近代率先出现报纸以来,民间也随之出现了看报、读报、讲报等诸如此类的活动。新时期,我国进入了多种媒介并存,尤其是新媒介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对媒介的认知范围已经从传统媒体拓展到了对网络、手机、电纸书等媒介的阅读、理解、判别能力。由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生存的媒介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未成年人接触媒介的机会会更多。与此同时,如学生家长、教师等对媒介文本的解读与未成年人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仅仅将未成年人视为媒介传播效果的被动受害者这种观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来说显然是片面的。本论文针对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亟待提高这一现状,以河南省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现状为样本进行研究,以探讨社会和未成年人自身健康发展为逻辑起点,以价值观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为解释变量来探究未成年人素养教育的干预机制,以媒介素养教育的可持续性为着眼点建构儿童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以及途径,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工程。
其他文献
<正>从国民福利角度看,内需潜力大仅是一个中性的事实,重要的是将内需潜力较快地转化为现实内需内需潜力大是欠发达经济体的普遍特征,从国民福利角度看,内需潜力大并非优势。
期刊
现代主义的设计原则“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思维方式同古典形式主义一样,是典型的单向线性过程。这种模式的长期影响造成了现代城市空间的断裂和破坏。从维护城市空间的角度出
提出一种简单的查表译码算法以扩展某些BCH码的纠错能力.首先搜索出BCH(n,k,t)码能够纠正的码重为t+1的错误图样,再将这些错误图样与码重小于t+1的错误图样放在一起,根据它们
转向重复压裂是挖掘老区低渗油藏剩余油的重要途径,目前常规转向压裂技术存在着裂缝是否转向、缝内转向方式如何以及怎样实现缝内转向等问题,最终导致裂缝转向程度不理想、压
<正>鲁迅先生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是承受着先前的遗产。"各地的电视剧创作在地域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它的身上带有
<正>农村是一个和城市完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等都决定了农村电商一定会有着和城市电商形态迥异的东西电子商务是当前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崭
园林铺装作为构园的一个要素,其表现形式风格各异。园林铺装表现的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中,主要通过色彩、图案纹样、质感和尺度四个要素的组合产生变化。铺装要出彩,需掌握
调查了上海徐家汇地铁站地下公共空间中人们的交通、购物与寻路行为 ,认为时间和环境品质对地下街的利用有很大的影响 ,与地铁站相连通的地下街有较高的利用率 ,与地铁站在地
王希杰的"三一"理论中,处处体现出辩证法,一系列对立转化观点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具体到句子层面也存在着对立转化。四种句子之间有着层级关系,前三者是底层,语用句
<正> 一、“需要层次论”主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求层次论”在西方的行为科学中广泛应用,这个理论强调两个基本论点:第一,人是有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