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集并系统整理邵荣世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典型医案、临证经验,结合导师的临床经验及用方、用药等规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整理导师从脾胃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研究,探讨从脾胃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证治规律,从而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可行的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1)通过跟师临证,采集典型病例,结合导师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导师从脾胃论治慢性心衰的学术思想:(2)观察心脾阳虚证慢性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干预,疗程三个月。主要观察中医症状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六分钟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 F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邵教授临床辨治慢性心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理法得当,药法相宜,临床疗效显著;(2)中医症状,心悸、气短、疲倦乏力、动则气喘、畏寒肢冷、浮肿、腹胀、咳嗽、尿少,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仅自汗、盗汗症状治疗前后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3)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4)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5)6分钟步行试验,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6)超声心动图中EF、FS治疗前后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EF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FS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7) SOD、MDA、NT-ProBNP,各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8)安全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未出现异常改变。结论:邵教授在慢性心衰的诊治上从脾胃立论,病位重在心脾,临证舌脉并重,治疗益气培本、化痰和络并进,兼以护阴,临床疗效显著。中药治疗组治疗心脾阳虚型慢性心衰,能明显改善心衰症状:在NYHA心功能分级、六分钟步行试验、心脏超声检查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效果明显且疗效相当,在氧化应激及神经内分泌因子调节检测指标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提高机体SOD含量,减少MDA、NT-ProBNP含量,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