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处于关键位置。它与人物、地点共同成为历史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历史理解和历史分析的基础条件,应该在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热词的背景下受到关注。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历史史观为支撑,通过分析历史“时间”的涵义、价值以及教学方法,探讨了怎样培育高中生历史理解能力的问题,将历史“时间”教学与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的形成相互联系。文章包含五部分,主要内容为:绪论部分,重点叙述了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等,并从历史“时间”的史学和教学研究、历史理解及历史理解能力研究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研究设计,即历史“时间”与培养历史理解能力的整合研究。第一章着重探讨了历史“时间”的涵义及其与历史理解的关系,并指出不同的历史“时间”对学生历史理解的影响。首先,通过历史“时间”概念的研究,明确历史“时间”大致包含客观时间、历史上的时间观念和由历史学家命名的“历史时间”三种,前两种构成“时间历史”。其后,从历史“时间”因素分析历史理解的多元性,即钻研不同类的历史“时间”分别与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史实理解之间的关系。最后,立足学生的角度分析不同历史“时间”在历史理解方面的影响。第二章着重探讨了教学中的历史“时间”及其教学意义。本章对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时间”分布情况做了汇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考。另外,对史实的理解最终需要被表述,基于历史“时间”对高中教学的重要性,本文还有必要对历史讲述与历史“时间”之间的关系作深入探究。除此之外,本章还对历史“时间”的教学意义做了进一步阐述,着重明确了不同种类历史“时间”的教学意义,提高师生的时间观念。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旨在培养历史理解能力的历史“时间”教学方法。在掌握历史“时间”方面论文提出了时间轴、思维导图等教学法,以促进学生理解史实的发展进程,同时,还通过演义历史剧、历史影视作品等途径,创设情景,缩短时空距离;在理解史实的影响、因果关系方面,论文则提出综合运用史观的方法,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解读历史学家拟定的“历史时间”中的意识形态,侧重巧用史学相关理论理解历史学家对历史真相的解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类历史“时间”的意义和功能不同,教师的教法也应有所区别。第四章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历史“时间”教学设计。基于前三章的理论研究,本章的目标是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检验历史“时间”教学对高中生历史理解能力培养的效果。《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的时间涉及我国历史上的晚清——近代这一时期,时间概念较之繁乱。所以,试图利用不同的历史“时间”解读近代的工业发展历史,论文从教学立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设计此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