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yg85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威胁,开发一种新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生物质能源中的纤维素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佼佼者,正日益受到大家的青睐。但迄今商品纤维素酶存在活力低而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等方面的不足,因而不能真正实现木质纤维素燃料乙醇的工业化,开发新的具有高活力的木质纤维素酶成为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纤维素酶是一类可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的总称,主要包括内切葡聚糖酶(endo-β-1,4-glucanase, EG)、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olase,外切葡聚糖酶中的一种,CBH)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 BG)三种酶。白蚁是自然界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生态系统中木质纤维素的重要降解者,白蚁及其肠道共生微生物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酶基因资源,这些资源将可能为可再生能源——纤维素乙醇的发掘而利用。然而绝大多数的白蚁肠道微生物是很难分离培养的,利用近年来兴起的宏基因组技术,从白蚁肠道微生物中直接筛选功能基因或基因簇,为挖掘和利用肠道微生物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是危害湖南省园林树木主要的蚁种之一,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学特性和防治上,而以微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开展的白蚁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黄翅大白蚁肠道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文库以及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对白蚁肠道细菌、古菌进行多样性分析,对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进行功能筛选,并对筛选得到的一个具较强p-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克隆进行鉴定,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6S rRNA基因文库克隆技术对黄翅大白蚁肠道细菌和古菌的种群结构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肠道细菌中95%的克隆来自细菌界中的3个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此外,少数克隆属于脱硫杆菌门、放线菌门以及浮霉菌门。肠道古菌主要属于2大门类(广古菌门和泉古菌门)中的5大古菌目(甲烷短杆菌目、甲烷八叠球菌目、甲烷微菌目、热原体目和热变形菌目)。其中大多数的古菌属于甲烷微菌目,其次为热原体目,最少的为甲烷短杆菌目。(2)以pUC19质粒和pWEBTM Cosmid为载体,成功构建起白蚁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质粒文库和Cosmid文库。其中宏基因组质粒文库共得到9061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2.4kb,库容量约21.7Mb; Cosmid文库包含5000多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约为22kb,文库中外源DNA总容量约为110Mb。(3)利用功能驱动和序列分析驱动相结合的筛选方法,从构建的白蚁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质粒文库和Cosmid文库中筛选得到12个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克隆,并进一步对活性最强的克隆子Bp6进行克隆与鉴定,获得长为918bp的核苷酸序列,经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该片段包含长为825bp的ORF,将该基因定名为ungluBp6,编码274个氨基酸。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黄翅大白蚁肠道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中有大量的还未被人们认识和发掘利用。
其他文献
生态位理论是现代生态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揭示了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性规律,对生物体的发展进化、生存环境、功能作用、竞争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近年来,生态位理论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普适性成为一种有效的跨学科理论分析工具,在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体现出深远的影响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将生态位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相结合,既是对教育生态学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拓展、创新和运用,也有
由于大多数颏花金龟族昆虫非常罕见,且研究材料缺乏,导致其系统分类学研究十分薄弱。本研究针对分布于东洋界中印亚界(即中国秦岭以南、日本琉球以西、泰国克拉地峡以北及缅甸阿拉干山脉以东的广泛区域,和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颏花金龟族进行系统学研究。对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位进行了分析,对种级分类单元进行了分类学厘定,并对疑难种进行了分子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
酪氨酸降解途径是动物中一条非常重要的代谢途径,它的中断将会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其中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ase,FAH)的缺失甚至会导致一种严重的先天性致死疾病。目前,植物中关于酪氨酸降解途径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见,我们实验室通过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筛选并鉴定了一种在短日照条件下(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拟南芥突变体sscd1(s
C2结构域是一个长度约为130个残基的钙离子(Ca+)结合结构域,其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并且在进化上较为保守。已有研究表明大量包含C2结构域的蛋白在信号传导和膜转运过程中发挥作用,其所涉及的生物过程非常的广泛。目前针对包含C2结构域的蛋白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人类和动物中,对其在植物中的了解还非常的有限。本实验室在研究拟南芥开花时间调控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编码C2结构域的基因C2-1,目前还没有对其功能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加剧,外来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安全的威胁日益严重,明确其入侵机制对于预警监测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成功入侵与入侵种的入侵性、入侵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即可入侵性,以及传入过程密切相关。当聚焦到入侵种本身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入侵物种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优势特性相关,即“内在优势假说”。然而,对大量入侵昆虫而言,哪些特性能赋予其入侵性尚无定论。苹果蠹蛾是世界范围内的入侵害虫
草鱼(grass carp,Ctenopharynodon idellus)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速,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爱。饲料添加剂,对于保证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水生动物的食欲,预防各类疾病,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及改进水产品品质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低聚乳果糖能促进生长,提高生存率。而纳豆芽孢杆菌能产生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
稻曲病是由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引起的一种水稻穗部重要病害,该病在世界各稻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和危害。稻曲病菌侵染水稻小花后引起穗粒发病,在穗粒上形成稻曲球,稻曲球中的分生孢子座产生粉状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在发育过程中其颜色会发生变化,由灰色逐渐变成黄色,最终成为黑色,即厚垣孢子由非休眠状态转化为休眠状态,这种现象为表观遗传特征。厚垣孢子在颜色和休
本研究对苏北浅滩紫菜养殖筏架上的定生绿藻进行了6个航次的连续跟踪调查、以绿藻幼苗为材料建立了PCR-RFLP石莼属与盘苔属绿藻的鉴定技术、探讨了不同温度梯度下水体及沉积物中绿藻微观繁殖体的萌发数量及比例,分析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浒苔的生长率、测定了浒苔藻体中含有的植物激素种类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各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菜养殖筏架每米梗绳上的定生绿藻的重量可近似代表定生绿藻的生物量。
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Theaceae)中种类较多、系统上较原始的一个属。该属植物全产于亚洲,而且我国是该属的分布中心,拥有80%以上的种类。广西位于我国南部,地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宜茶环境,属于茶树的次生起源中心之一。其境内拥有十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其中包括一些极其特异的资源。据调查,地处广西西北部的柳州市融水县安太乡海拔1000 m以上的元宝山境内分布
水稻U-box E3泛素连接酶SPL11(Spotted leaf11)已被证明为一个调控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和抗病性的负调节因子,但是尚不清楚SPL11参与调控细胞程序化死亡和抗病反应的分子信号途径。为了解析SPL11介导的分子信号调控机制,本研究系统性地分析了SPL11互作蛋白基因SPL11-interacting protein6(SPIN6)参与SPL11介导的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和抗病信号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