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7703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留置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史、计算机断层平扫(CT)及顺行或逆行尿路造影明确输尿管狭窄病因、部位及长度,用排尿后肾脏彩超评估术前肾积水程度,收集血肌酐、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数据并记录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问卷(USSQ)得分来评估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输尿管镜下逆行放置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术中尿路造影确定支架位置正常,完全覆盖狭窄段,放置支架后输尿管通畅。记录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每6个月复查血肌酐、血红蛋白、肾脏彩超、腹平片并记录USSQ得分,用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评估支架置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例(51侧)患者,男22例(26侧),女20例(25侧)。年龄17~82岁,平均(52.1±16.0)岁。术前中位血肌酐97.5(51.0~354.0)μmol/L,平均血红蛋白(129.6±19.7)g/L,平均肾盂宽度(2.6±0.9)cm,USSQ总分(99.5 ± 9.6)分。中位狭窄长度5.0(1.0~16.0)cm。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2.4±26.6)min。术后6个月平均肾盂宽度(2.0±1.2)cm,中位血肌酐90.0(57.0~312.0)μmol/L,USSQ总分(86.3±8.9)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平均血红蛋白(128.1±19.0)g/L,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平均肾盂宽度(1.8±1.2)cm,中位血肌酐87.0(46.0~304.0)μmol/L,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平均血红蛋白(131.2±18.6)g/L,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USSQ总分(82.3±8.3)分及各亚组得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中位随访时间16.5(9.0~23.0)个月,支架均保持通畅,6例(14.3%)发生支架相关并发症(Clavien Ⅰ级并发症),2例(4.8%)在术后6个月发生支架移位(Clavien Ⅲ级并发症),其中1例支架向膀胱移位,更换新的支架后,目前未再发生移位。1例支架移位至肾盂,重新放置新的支架3月后再次发现支架向肾盂移位,肾积水加重。患者支架反复向肾盂移位且肾积水进行性加重,手术中我们观察到输尿管瘢痕已稳定,狭窄段已被支架完全撑开,综合考虑后给予拔除支架密切随访,目前已随访12个月,患者无任何症状,肾积水较之前有所减轻,达到了治愈输尿管狭窄的效果。结论1.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以减轻肾积水、改善肾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支架能长期留置并保持较高的通畅率和较低并发症发生率,支架移位是其主要问题,需严密随访。3.对于有望治愈的良性输尿管狭窄,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可以达到治愈狭窄的作用。
其他文献
开发具有优异离子传递能力及机械性能稳定的薄型固态电解质(SSE)对于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无机快离子导体具备出色的离子电导率,但在不破坏其结构完整性的情况下降低电解质的厚度仍具挑战。于此,本研究围绕Li7La3Zr2O12(LLZO)的结构设计,提出兼具高传导和机械性能稳定的薄型固态电解质制备策略,探究微结构与离子传递及稳定性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而获得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电
学位
有机溶剂在化工、医药行业中广泛使用,使得对废弃溶剂进行分离、纯化及再生是实现相关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相比传统分离技术,膜法有机溶剂纳滤(OSN)分离操作条件温和且无相变,具有能耗小、成本低和占地少等优势。近年来,二维(2D)纳米片堆叠而成的层状膜依靠高效传递、精确筛分和优越的耐溶剂性成为膜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常见2D纳米材料成本昂贵,且高质量的纳米片剥离制备困难限制了其工业化推广。此外
学位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来,地方融资平台承担区域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的职责,对推动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换挡升级,地方融资平台也要及时转变发展思路,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站位产业层次升级,优化资源布局,构建良性循环机制,增强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H铁路投资集团作为省级铁路产业平台公司,存在产业基础薄弱,经营机制僵化,“造血”能力较差和人才不足等问题。面向未来,H集团需
学位
背景和目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主要是由于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改变,引发一系列瀑布反应,如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物的产生等,从而损害脑组织。研究发现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基因可通过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方式调节TSP-1的表达。TSP-1通常由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与体内多种因子、蛋白等结合,在脑卒中疾病中主要参与血栓形成、氧化应激、血
学位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造成的疼痛,具有痛觉超敏、痛觉过敏以及自发性疼痛等特点。研究指出伤害感受性信号在高级中枢不仅仅包括痛觉信号,同时也涵盖了情绪相关成分。临床研究指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往往合并有情绪功能紊乱(如焦虑、抑郁等),同时焦虑、抑郁患者也伴有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现象,加剧了疼痛与情绪障碍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探究两者之间的潜在机制可以帮助我
学位
研究背景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是一种严重的、年龄依赖性的难治性癫痫性脑病,发病率为2.0/10 000~5.0/10 00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痉挛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高度失律及精神运动发育迟滞。IS患儿的治疗相对困难,预后不佳,约80%~9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
学位
目的探究IL-3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siRNA转染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方法,探索IL-33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了解IL-33在上皮间充质化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IL-33在胆囊癌靶向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探究IL-33在胆囊癌组织标本的表达情况。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将IL-33siRNA转染进胆囊癌G
学位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八位和第六位。早期食管癌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高达80%以上,而晚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20%。食管癌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一旦诊断为食管癌,大部分患者已是中晚期,预后极差。由于缺乏用于食管癌早期发现的血液学指标,目前临床上食管癌的早筛主要依靠胃镜筛查。但我国人口众多,胃镜筛查无法普及,因此增加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学位
肺癌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的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其中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尽管肺癌相关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取得了很多进展,但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不理想。因此,寻找可靠的肺腺癌预后标志物与治疗靶点至关重要。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亚基2(Cyclin-dependent kinase subunit 2,CKS2),位于染色体9q22上,
学位
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表现为肾功能短时间迅速减退,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AKI主要病因之一。IRI-AKI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焦亡是一种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可能在细胞死亡和炎症发生中起重要连接作用。GSDME是新发现的焦亡执行蛋白,其介导的焦亡是否参与I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