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五四新文学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讨论屈原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问题。屈原的人格和诗学构成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儒家而言,它是一种反叛和逃逸;对于道家则多有校正和补充。晚清时代就兴起有屈原阐释的文化思潮,并为五四文学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文章认为,屈原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结构中拥有人格和诗学意义。作为人格模式的屈原,因其具有的反叛气质、情感性、个人性和民间性,与居主导地位的儒家礼仪多有抵牾,处于传统文化的边缘状态。五四作家以反叛传统主流文化为价值诉求,却对屈原的精神和人格产生有极大的热情。他们对屈原人格做出了不同的阐释,将屈原传统个人化和时代化,或凸显屈原模式对儒家模式的“反叛”和“逃逸”意义,或强调其对道家文化的“校正”和“补充”性意义。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对屈原人格中的坚韧与刚烈、激情与不羁、放浪与狷介作出了不同的价值选择。 相对于传统知识分子,“五四”作家对屈原的忠君爱国多有忽略,更偏重于屈原人格的个人性、平民性和情感性,对屈原的孤独、彷徨乃至死亡意识有着丰富的体验。它契合了“五四”特定的历史情境,由屈原而激活了个人的生存体验,转换为自由情感的抒发,个性价值的坚守,生成为一种精神的放逐和漂流感。由此,“五四”作家也就超越了屈原的“美政”理想和人格的道德羁绊,成为现代个性解放和思想启蒙的重要内涵。当然,“五四”作家对待屈原人格的现代阐释离不开西方思潮的影响,应该说屈原传统参与了“五四”作家文化心理的形成,丰富了“五四”作家孤身抗恶、彷徨于无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体验。 屈骚诗学一直是中国的文学传统。屈骚诗学之于五四新文学,首先参与着五四新文学的语言、思想和情感自由形态的表达;屈骚的太阳意象也得到艰难的遗传;“五四”新文学的浪漫感伤也有屈骚的资源。“五四”作家在唤醒这些沉睡(或者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屈骚诗学时,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和袭用,而是依据个人的时代感受和体验,将之转化为五四的时代精神、理想追求和审美风范。
其他文献
该文以张爱玲王安忆反映上海生活的叙事作品为切入点,试图比较二者在叙事话题、叙事时间、叙事方式、叙事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在梳理她们关系的同时,探寻她们对于上海文学的贡
要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利用就必须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测和管理.本文主要多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控制
江垭水电站地下厂房 2× 2 0 0t双小车桥式起重机的机构构件和电气控制系统采用了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首次应用于国内水电站桥机中。监理工程师参加了桥机设备
本文以张承志诗体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作品在作家整个文学创作的位置以及在现代汉语言文学发展中的位置,考察它们在文学中的坐标。诗体小说创作正值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也
唐代边塞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奇观,与其主要的美学形态——阳刚之美有着直接的关系.唐代边塞诗的阳刚之美一方面是在承传前人创作基础上逐渐走向成熟,另一方面是由唐代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针对部分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融媒体时代必须构建高效集约新闻生产传播机制的理念,同时论述了传统媒体人必须尽快注入互联网基因的机理,并探讨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人口也在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垃圾排放量的大量增加,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这种局面,垃圾处理不当,对环境和社
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她将情与理打成一片,既有将自我全然投入其中的深刻的内心体验,同时又能保持超然的——有时是冷峻的观照态度.多数新文学作家对其笔
第一部分:顾太清生平略述.顾太清一生坎坷,几次大起大落,因为身为罪人之后,童年少年四处漂泊,中年寡居,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逐出王府.但她始终保持一种理性而节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