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纳米材料的蛋白激酶传感与核酸定量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ween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学修饰过程,它调控着几乎整个生命过程。异常的磷酸化过程将导致许多炎症和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通过对蛋白激酶的研究能帮助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找到治疗疾病的潜在药物靶点,因此实现蛋白激酶的灵敏检测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常用的金属纳米材料,如磁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等,由于具有高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独特的磁学、光学、电学性质,在生命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核酸的定量研究对于传染病毒分析、病原微生物检测、遗传检测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核酸定量分析方法都需要昂贵的仪器或者复杂的操作步骤,因此,开发简单灵敏的核酸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荧光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生物蛋白,由于自身的光学特性,以及通过人工改造后获得的耐盐、耐热、表面超电荷等性质,使其在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基于此,本论文利用生物纳米材料独特的光、电、磁学性质,开发了两种蛋白激酶和一种核酸定量的荧光检测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锆离子与磷酸基团的特异性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锆离子表面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吸附带荧光标记的磷酸化底物多肽来检测激酶活性的荧光分析方法。在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 PKA)的底物多肽上标记FITC,多肽被磷酸化之后,与表面修饰锆离子的磁性纳米颗粒结合,通过磁性分离出上清液,溶液中的荧光变化反映了PKA的活性。该方法对PKA具有较低的检测限(0.5mUμL-1),本方法同时成功应用于PKA活性抑制实验(H-89,IC50=74.3nM)及细胞裂解液中PKA活性的测定。(2)基于金纳米颗粒能够淬灭FITC荧光的原理,设计了通过磷酸化前后多肽带电量的改变导致与金纳米颗粒静电吸附效果不同而产生不同荧光信号的传感器。带正电的金纳米颗粒与磷酸化之后的底物多肽通过静电吸附结合,导致多肽上标记的FITC荧光信号被金纳米颗粒淬灭。该方法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信号灵敏,对PKA具有较低的检测限(0.5mU μL-1),并且成功应用到抑制剂实验中(H-89,IC50=55nM)。(3)基于超正电荷绿色荧光蛋白(supercharg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cGFP)带正电荷和荧光的性质,设计了等温扩增产物竞争淬灭DNA的荧光传感器以定量测定模板量。scGFP通过静电吸附与带有淬灭基团的短链DNA结合,scGFP的荧光被淬灭基团淬灭。加入扩增反应体系后,长链扩增片段因为带有更多负电荷而将短链淬灭DNA从scGFP表面竞争下来,导致scGFP的荧光恢复。我们将该方法成功应用到链取代扩增体系的模板定量实验中。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昂贵的实验仪器,反应迅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核酸定量实验中。
其他文献
对于价值股的市场表现优于成长股这一不争的事实,目前的理论解释主要有行为金融的“过度反应假说”与标准金融的“风险改变假说”。“过度反应假说”认为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
神话阅读教学应紧扣文本特性,依据学段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心灵需要,从神话所特有的文本叙事魅力和内蕴意义入手,顺应童心,引导学生一起经历神奇,感悟神韵,体味神思,享受"神",
配电房作为复杂的配电系统中重要单元,对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低压系统依赖的主设备高压和低压开关,以及二者之间的合理搭配对维持电力系统正常稳
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建立手术后恢复病房,特别是建立的冠心病危重病房,在抢救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导致危重症监护的概念应用于有急性生命威胁的各种疾病和综合症病人的抢救及
乐清农村合作银行营业楼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开挖深度9.8 m,2道混凝土水平支撑需要拆除,工期较紧。通过方案比选,采用机械、局部结合人工空压机破碎的拆撑方案,缩短了工期,
<正>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以来,在中央"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方针指导下,促进农村发展由原来的物质支持逐步转变为智力支持,由硬件建设提升为软件建设,人才流动趋势也逐渐从城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壳聚糖(PAC-CTS)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进行了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和单独聚合氯化铝对水中溶解态腐殖酸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在投加量为80
在“超越左与右”和“非意识形态化”的观念流行于西方政治理论领域的今天,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左右翼政治划分还能继续存在下去么?本文概括评析了这一划分标准在当前面临的几种
以马口铁涂料罐灌装草莓汁为例,对果汁中发生褐变的影响因素和不同抑制剂对防止褐变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和温度是促进马口铁涂料罐灌装草莓汁发生褐变的重要
目的:探讨Nanog和CD44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0例肺癌组织、32例良性病变肺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Nanog和CD4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