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理论与实证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进入了以服务业快速增长而制造业相对衰退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因特网、移动电话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在这样一个以信息网络和信息产业日占主导的信息化背景下,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开始面临着一系列的新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城市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信息化的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体现出来.如何适应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特别是城市规划如何对信息化城市做出反应,是中国城市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该文在对传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结构发展变化规律,认为信息化城市将是城市发展的主流,并总结信息化城市的特征,进而探讨"数字城市"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以及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现状与战略;在此基础上结合无锡市信息化城市建设的实际,构建无锡市信息化城市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以及"数字无锡"的基本框架.该文对城市结构的研究不局限于城市本身,而是以区域为背景,重点分析城市,但不割裂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并抓住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分析城市发展特征,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和一定的创新性,为中国信息化城市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该文选择藏北的纳木错、色林错作为研究区,利用MODIS、MSS、TM、ETM+等多源遥感数据,分析了藏北地区纳木错、色林错湖泊面积的月相和年际间变化状况和规律,并利用研究区域近3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的热点与前沿研究课题,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划则是其核心研究内容之一.该文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
论文以赣州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为基本分析单元,应用构建的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分析框架,分析两者的联动发展过程,实现了对关联评价模型的验证.机理分析是区域基础设施与
本文从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编辑专业的“影视音乐编辑”课程设置入手,结合实际授课情况,针对课程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多样化、全面化的授课方式以及全程化的
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发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文分析了数字城市对遥感影像库的数据共享需求和当前影像分发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面向数字城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纪念我们党成
本文主要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旅游规划三个有关生态旅游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生态旅游环境评价体系以确定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并且认为
该论文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言: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一章:沙漠化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阐述了沙漠
一、试验目的  明确供试药剂30%阿维菌素·螺螨酯悬浮剂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治效果、适宜用药量、用药时间以及对柑橘树的安全性,为该药品的登记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与安排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对象为柑橘红蜘蛛。试验设在陕西省洋县戚氏镇五郎庙村,试验柑橘园面积11.8亩,平地,品种兴津为温州蜜柑系列,树龄8年,矮化密植,密度222株/亩。土质为壤土,有机质含量2.6%,肥力中等,
随着近年全球变暖程度的不断加剧,地球系统和人类生活正在经历着重大的改变。作为全球冰冻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着冰川和冻土的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其他地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