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塬沟壑区河流水沙和侵蚀产沙格局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gmtg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塬沟壑区作为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类型区,土壤侵蚀严重,是入黄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长期以来,尽管塬区土壤侵蚀及入河泥沙已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不合理的人类开发活动,黄土塬边支毛沟在频繁的塬面径流冲刷下,沟头不断前进,沟道逐年拓宽深切,塬面破碎和萎缩。水土流失蚕蚀土地,威胁区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制约黄土高塬沟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屏障建设。然而目前黄土高塬沟壑区河流水沙特征变化和侵蚀产沙格局演变规律及其响应机制仍不清晰,深刻认识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其规律,对推动“固沟保塬”工程及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所选择的陇东黄土塬区马莲河及蒲河(流域面积分别为19086 km~2和7443 km~2)、砚瓦川(流域面积为376.69 km~2)、杨家沟及董庄沟(流域面积分别为0.87 km~2和1.12 km~2)三级大小的典型流域内坝库工程较少,可认为流域泥沙输移比近似为1。整理研究流域已有的水文气象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数据,利用水文统计学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河流水沙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多尺度流域产流产沙格局演变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产流及侵蚀产沙变化的贡献率,阐明流域综合治理对水沙过程的调控效应。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马莲河和蒲河流经陇东黄土塬区,流域中下游地区产流及产沙可表征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侵蚀特征。陇东黄土塬区东缘马莲河流域1960-2016年平均径流模数与输沙模数分别以每年143.17 m~3 km-2和53.50 t km-2的速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1)。马莲河流域下游产流量大,自北向南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马莲河流域上游即洪德站以上区域为主要产沙区。马莲河流域径流及输沙模数均于2003年发生显著突变(P<0.5),2003年之后年径流模数与输沙模数分别减少了27.28%和49.07%。降水对径流模数和输沙模数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9.28%和21.29%,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分别为90.72%和78.71%,人类活动是过去黄土高塬沟壑区水沙减少的主要原因。塬区西缘的蒲河流域1951-1996年平均径流模数与输沙模数为37549 m~3 km-2 yr-1和8196 t km-2 yr-1,未呈现显著的趋势性变化。(2)砚瓦川流域位于陇东黄土塬区的腹地,基本代表了核心塬区产流及产沙特征。砚瓦川流域1976-2017年平均径流模数与输沙模数分别以每年198.01 m~3km-2和97.01 t km-2的速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1);1997年流域径流及输沙模数发生显著突变(P<0.5),1997年之后砚瓦川流域年平均径流模数和输沙模数分别减少23.87%和75.79%。砚瓦川流域1997-2017年汛期各月平均径流深和输沙模数较1976-1996年均显著降低,其中7月和8月减少强度最大,月均输沙模数分别减少了886.41 t km-2和717.41 t km-2。日水沙关系研究表明1976-1996年砚瓦川含沙量达到稳定状态时的数值显著高于1997-2017年,分别为500 kg m-3与370 kg m-3左右,减少比例为26%。流量、输沙率历时曲线进一步分析表明1997年之后砚瓦川流域高流量及高输沙率分别减少了69.31%和94.93%,中低流量及输沙率显著增加,年内日水沙变化趋于稳定。1997年之前砚瓦川年内1日最大径流深和输沙模数的平均值为3.10 mm和1509 t km-2,高于1997年之后年内连续10日最大径流深(2.98 mm)和输沙模数(454 t km-2),表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流域内产流产沙量迅速减少,1997年之前年内1日最大产流产沙量在1997年之后需要10日甚至更多时间才能达到之前产流产沙量。(3)分析了影响土壤侵蚀的土地利用及地表覆被和降雨变化,揭示了砚瓦川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的归因。地表覆被变化为影响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侵蚀减弱的关键因素。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林地为主,2020年三者面积之和占流域总面积94.68%。1990-2020年砚瓦川流域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41 km~2、0.13 km~2和12.49 km~2,耕地、林地分别减少了14.10km~2和6.93 km~2。1990-2000年除0.08 km~2的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之外,其余各地类之间并未发生相互转化。2000-2010年耕地减少了10.88 km~2,转化为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增加5.77 km~2。2010-2020年大量耕地(11.93 km~2)和少量草地(0.18 km~2)和林地(0.05 km~2)转化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对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格局起主导作用。砚瓦川流域1981-2020年植被覆盖指数NDVI以每年0.0046的速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2000-2020年平均值为0.56,比2000年之前增加了27.27%。此外,截至2021年,砚瓦川流域梯田面积为6 km~2。砚瓦川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520.0 mm,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降雨量以每年1.49 mm的速率呈不显著的递增趋势。流域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呈现单峰特征,汛期降雨量(5-9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7.4%。辨析了人类活动及降雨量变化对流域水沙减少的作用强度,降水对水沙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19.67%和-8.79%,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分别为119.67%和108.79%,说明人类活动是流域水沙减少的主要原因。(4)杨家沟(治理沟)及董庄沟(对比沟)小流域是陇东黄土塬区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对比研究的典型小流域,通过小流域剖析,揭示了不同治理模式对流域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机制。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共524场洪水事件,基于次洪过程径流深、洪水历时、洪峰流量、以及平均产沙模数4个指标对洪水类型划分4种。杨家沟及董庄沟小流域B类洪水历时短、产流产沙大,分别为5场和6场;C类洪水历时长、产流产沙小,分别为23场和28场;D类洪水历时短、产流产沙小,发生场次最多,分别为301场和160场;A类洪水为极端洪水事件,仅董庄沟小流域发生1场。产流—产沙关系式分析表明董庄沟小流域的洪水含沙量大于杨家沟小流域,体现出杨家沟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杨家沟小流域主要的滞回类型为逆时针滞回(33%),其次是复合型(27%)和8字形滞回(26%),董庄沟小流域主要的滞回类型为复合型滞回(39%),其次是逆时针(24%)和8字形滞回(24%)。(5)治理小流域杨家沟蓄水效益和拦沙效益均高于对比小流域董庄沟。杨家沟小流域和董庄沟小流域多年平均产流模数分别为4303.50 m~3 km-2 yr-1和8741.83 m~3 km-2 yr-1,多年平均产沙模数分别为1131.93 t km-2 yr-1和4190.69 t km-2 yr-1,杨家沟小流域蓄水效益和拦沙效益分别为54.1%和72.99%。董庄沟小流域平均每年产流次数为8.1次,杨家沟小流域为5.5次,比董庄沟小流域减少了32.1%。对年内最大次降雨产流产沙事件进一步分析表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年最大次洪过程平均产流模数分别为2662.21 m~3 km-2和5375.10 m~3 km-2,蓄水效益为50.47%,平均产沙模数分别为989.11 t km-2和2915.86 t km-2,拦沙效益为66.08%,表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能加大流域蓄水效益和拦沙效益,有效减少小流域产流次数,降低产流模数及产沙模数,削减洪峰流量。(6)LISEM(L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水沙过程,纳什系数(NSE)和R~2均高于0.7。选择黄土高塬沟壑区杨家沟小流域1982年7月29日降雨事件,基于LISEM模型模拟了小流域水沙过程,径流过程和输沙过程的纳什系数(NSE)和R~2均达到0.7以上,模型精度和模拟结果较好,模拟的径流总量及产沙总量均高于实测值,分别增大10.9%和17.9%,模拟的峰值流量和最大输沙率低于实测值,且发生时间有滞后现象。后续研究仍需提升模型的模拟效率,并开展不同情景的水沙过程模拟,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方法。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实验进行可操作性改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深化实验原理的理解,牢固地掌握所学实验知识.教学实践中应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实验教学经验总结,结合具体实验内容提出可行的实验改进思路.本文先介绍了可操作性下的初中化学改进路径,而后结合课本中的实验讲解相关的改进案例,以供参考.
期刊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汇率浮动问题不仅受到各国央行与跨国投资者的高度关注,随着国际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汇率波动也已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源之一。汇率的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以外币为基础的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跨国经营企业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给企业带来汇率交易风险与汇率折算风险,亦会进一步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给企业带来汇率经济风险。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迈向纵深,2015年“8·11”汇改后人
学位
目的 探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7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A组行欠量根管填充治疗,对照B组行超量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行适量根管填充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疼痛发生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3.44±0.34)分低于对照A组(4.28±0.46)分
期刊
国家提出减负旨在为学生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教师有效地教,学生高效地学,已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的诉求。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了使化学课本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操作更加简单,促进形成有效课堂。现对九年级部分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和设计,使得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更直观。让学生在课堂上既掌握学科知识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减量提质”。
期刊
<正>一、以任务激趣,促使学生学会耐久跑学练相对枯燥,为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耐久跑路线设计交由学生完成。准备7个(或更多)标志桶,在标志桶上标注1~7的序号。上课前,教师邀请7名学生代表完成第1个任务——将标志桶自由摆放在校园外轮廓的空地上,7名学生的不同摆放地点自然形成了耐久跑教学中的7个点位。课堂上,将全班学生分为4组,
期刊
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成为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发展最快的新型产业之一,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矿山、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智能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技术是实现广域无缝高精度位置服务的重要手段,大带宽、高灵活性、密集组网等5G定位技术的特性使其成为未来广域无缝高精度位置服务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但在城市峡谷、室内、地下等复杂环境中的非视距现象给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定
学位
报纸
<正>正是隆冬时节,张振兴从内蒙古草原回到北京,推销四子王旗的“草坡羊”。坐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一脸疲惫。他说,工作快二十年了,有两个没想到,一是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远离家乡,来到北京工作生活,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期间,还能结缘内蒙古大草原。
期刊
针对传统恶劣气象监测预警系统的检测准确率低、预警时效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恶劣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利用GDAL软件自带的读写功能,处理已读取的遥感影像基本信息,再根据辐射定标与亮温计算数值,完成卫星遥感数据的预处理模块设计;连接插件模块的逻辑结构,利用待集成的平台插件,控制下级遥感信息显示与预警模块,实现恶劣气象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按照系统多线程的同步与通信关系,完成遥感数据的云
期刊
随着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无人机、无人船、智能浮标等智能终端的应用,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正在进入"多元化、实时化、长时序、立体化"的新时代。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量的激增要求建设大带宽、高速率、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障数据回传、话音、视频等应用的时效性。本文分析了当前海洋环境监测通信方式及通信需求,基于高通量卫星网络大带宽、组网方式灵活、按需使用带宽的优势,分别面向大容量数据实时回传、船舰视频监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