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植物叶表皮蜡质与城市空气环境的关系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45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叶表皮蜡质是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第一接触面,对环境胁迫最为敏感,能够以调节自身生理机制的方式来抵御外界环境的胁迫。因此植物叶表皮蜡质含量及组分相对含量的变化既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也可以用于指示环境变化。本文以西安市常见绿化植物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及海桐(Pittosporum tobira)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为基础,选取了9个采样点,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叶表皮蜡质形态进行观察,利用气相色谱谱联用仪对蜡质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同时探讨了叶表皮蜡质含量、组分相对含量与空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大叶女贞、大叶黄杨、石楠、海桐叶表皮蜡质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79.74μg/cm2100.99μg/cm2;18.60μg/cm251.00μg/cm2;38.96μg/cm271.95μg/cm2;14.93μg/cm231.52μg/cm2。大叶女贞、大叶黄杨、石楠及海桐叶蜡质含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4种植物叶蜡质含量最低时出现在4、5月份;大叶女贞和大叶黄杨蜡质含量最高时刻是7月,石楠和海桐的叶蜡质含量最高时是10月。(2)大叶女贞叶表皮蜡质中烷烃类组分相对含量占61.24%,酸类占16.72%,醇类占13.56%,三萜类占0.34%;大叶黄杨叶表皮蜡质中烷烃类组分相对含量占55.32%,酸类占17.45%,醇类占13.87%,酯类占19.90%;石楠叶表皮蜡质中烷烃类组分相对含量占50.89%,酸类占0.56%,酯类占0.71%,酮类占0.20%,三萜类占47.63%;海桐叶表皮蜡质中烷烃类组分相对含量占58.13%,醇类占25.56%,酯类占15.58%。(3)叶蜡质含量与空气污染物相关性表明,4种绿化植物对CO的呈负相关性较强,其次是与SO2、NO2、O38小时,与PM10、PM2.5的相关性最弱。但同时发现石楠与SO2、NO2、CO及O38小时的相关性较强。(4)石楠叶蜡质烷烃类组分与SO2、NO2、O38呈负相关性较强;石楠叶蜡质中酸类组分与空气污染物呈正相关性较强;大叶黄杨叶蜡质中醇类组分与NO2呈显著正相关性较强;石楠叶蜡质酯类组分与NO2、CO、O38呈显著正相关性较强;石楠叶蜡质中含少量的酮类,其与SO2、PM2.5呈显著正相关性较弱;石楠叶中三萜类组分与空气污染物的相关性较强。说明较其它3种植物,石楠叶蜡质对空气污染物变化的关系更为敏感。由于选择的植物生长于城市自然环境,是各种环境胁迫的综合反映,对于用其结果指示空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所介绍的滤波器电路的特性参数往往仅与电阻比值有关,从而极有地集成,精度高、性能稳定。
针对传统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克隆检测方法面对供应链动态变化、标签误读的局限性,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基于轨迹的克隆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标签中写入验证序列,使得随着标签随产品在供应链中流动,正版标签和克隆标签因验证序列的不断更新而出现不同,而且标签中的验证序列随时间变化会呈现一定的规律,于是形成一条序列轨迹,结合标签事件信息中业
本课题以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钛酸丁酯(TBOT)和聚偏氟乙烯(PVDF)为主要试剂,应用物理共混/相转移技术,制备了EDTMPA-TBOT/PVDF分离膜,即改性PVDF分离膜,利用正交实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卫星测控站内电子设备机柜的结构特点以及新2号样柜的结构设计方案。
煤田构造受控于区域构造,也是区域构造的组成部分,河南地跨不同变形体制下的构造区,不同构造区内的典型构造控煤样式对构造区内各煤田的煤炭资源预测提供了依据。文章对豫西煤田
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和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使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制度,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如何建
本文着重介绍世界上目前最流行的几种计算机总线的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本文对通信接收机接收天线的干扰作了简要介绍,也对常用振荡器产生噪声的机理和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接收机噪声频谱及最小噪声系为九。为实用人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轮廓性改
本文从催化剂的分类入手,然后着重分析了几种不同活性成分的环己醇脱氢催化剂,进而详细分析了环己醇脱氢催化剂的一些催化机理,以及环己醇脱氢催化剂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