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监管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随着金融机构竞争激烈化,银行业的业务模式与资金渠道也随之调整,部分银行甚至开始出现资金的稳定性趋于下降、资产流动性急剧降低和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增加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实施和银行流动性风险自我管理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愈来愈多。在金融市场不断深化的这一时代,不同以及相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彼此之间的联系变得愈来愈紧密,个别商业银行爆发的流动性问题极易演变成整个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加强针对流动性风险的外部监管和内部自我管理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更需要了解流动性风险相关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不断改进优化政策。而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能很好地反映出银行的流动性状态,可将其作为检验流动性监管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展开流动性风险监管对银行风险偏好影响的研究。理论分析方面,在梳理国内外流动性风险监管相关文献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究流动性风险监管对银行风险偏好的传导机制。通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和风险偏好的现状进行描述,总结目前我国流动性指标达标状态以及银行风险偏好的变化;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面板数据模型和PSM-DID法评估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理论上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风险偏好既存在着抑制作用,也存在着激励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监管部门所实施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对银行的风险偏好有抑制作用,在实施了政策以来,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和信用贷款的配置有显著影响。(2)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实施情况良好,这主要体现为各大监管指标执行情况较好。但是对于非强制性执行的监测指标执行情况差强人意,这一现状需要监管部门多加警惕,有必要时应对不同类型指标进行针对性管理。总体而言,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偏好情况所反映出的总体风险仍然可控。(3)监管部门应建立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特性的监管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激励商业银行自发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全面管理,从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变化的角度衡量监管政策的效果,加强信息披露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设置监管标准。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在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探索初期,相关研究对我国流动性监管政策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第二,本文从信贷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以一个新的视角对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仔细梳理了传导机制。第三,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PSM-DID法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的效果,以此来充实国内对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定量研究。
其他文献
A股市场价格波动往往是交易信息、市场以及国际宏观信息等导致的。对于交易信息,在类别上既有交易时间段股票波动产生的海量价量信息,也包括了发生的重大宏观经济事件、公司层面新闻等,A股市场非交易时段产生的信息往往在隔夜收益中反映。  笔者旨在通过对隔夜收益和日内收益的分解,探清隔夜信息、日内信息造成的股票价格变化,并且通过构造相关变量的动量策略,验证隔夜收益和日内收益这一分解收益的方法是否适用于A股市场
学位
在国家目前“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政策背景下,防范系统性风险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分析框架。本文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梳理了房地产行业与金融细分子行业间风险溢出路径,对现有研究视角进行拓展,将房地产行业纳入系统性风险管理的框架进行分析,在主流测度方法CoVaR的基础上,创新性构建了POT-Copula模型,准确刻画各行业边缘风险状况,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动态分析。  实证选取2010年1月
本文重点关注通过单因子和多因子策略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截面收益进行预测。首先,本文通过收集2003年到2018年6月间47种商品期货合约价格、持仓量等数据,构建连续的期货价格序列。而后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构建目前中国商品期货市场能够获取的所有13个因子特征信号,排序构建多空组合分别检验它们的收益预测能力,比较不同因子之间的区别和中美商品期货市场之间的表现差异。继而,将滞后一期的因子作为输入变量,使用
税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能够根据国家的既定发展目标合理引导社会资源的有序流动,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税收负担是税收的核心问题,是税收政策实施后,其效果的具体体现。然而事实上,我国区域间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不恰当的税收竞争策略,税收与税源相背离等问题造成了税负分布的地区间不均衡,不仅妨碍了地方根据比较优势发展相应的制造行业,也干预了资本的投资方向,阻碍其流向高新技术研发和创新部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有十余年,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程度各不相同。部分国家经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复苏,但更多的国家却仍然在低谷中徘徊。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的宽松货币政策已无法充分达到预期的效果,货币当局不得不提出更加激进的刺激方案。与常规利率的货币政策不同,零利率与负利率的货币政策突破了零利率下限约束,具有特殊与复杂的传导机理,传导效果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利率在不同阶段的传导机理和传导效果,不仅
学位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力,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无论是引进、改进技术还是创造新的技术,都需要资金的支撑,而金融市场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融资环境中存在融资成本扭曲的现象,企业会权衡资金使用成本与技术创新的收益进行决策。因此,本文围绕融资成本扭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一主题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融资成本扭曲对企业技术创
学位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驱动下,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然而,资本账户开放引发的跨境资本大幅流动和波动性增加可能会冲击外汇市场,进而诱发金融危机。作为金融危机的先行指标之一,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Exchange Market Pressure,EMP)近年来多次达到或者超过国际警戒线,存在危机爆发的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账户的开放如何影响人民币EMP,是现阶段货币当局在
学位
作为地方经济活动的主体,地方政府的行为在财政体制改革带来的激励下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环境污染状况。本文关注我国“营改增”这一重大财政体制改革,分析改革对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以及其导致的地方政府行为将会对地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8年-2015年城市统计年鉴等构建数据集,基础回归部分采用多期DID方法检验改革对于环境的具体效应,稳健性检验部分采用强度DID、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以及分地区
学位
女性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女性的地位问题又是女性问题的焦点。因此,对女性整体地位做出评价,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研究两者间的协调配合发展和相互促进程度,对党和国家及各级妇联组织制定有关提高女性地位的政策和切实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我国1987-2017年的女性地位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国内外有关女性地位、社会经济发展及协调性的相关文献对相关概念与
学位
金融环境的改善与金融风险的管控关乎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金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消费者金融素养的提升。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者金融素养普遍不高,难以识别日益复杂的金融风险及侵权行为,这不仅使得农村居民自身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害,也制约了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进而影响到金融扶贫的实际成效。  本文从对金融素养的内涵进行界定出发,即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构建了针对我国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测评框架。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