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和铜配合物次级配位层中质子中继体对光催化产氢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无疑是解决途径之一。对高效廉价光/电催化产氢催化剂的迫切需求,使得第一周期过渡金属配合物成为相关研究的焦点,同时,模拟自然界氢化酶中质子中继体的结构和功能也成为提升这些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有效策略。本论文通过在次级配位层中引入质子中继体功能基团,设计合成了多个系列的Co和Cu的配合物,深入研究了它们的光/电催化产氢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设计合成钴肟配合物[Co(Ⅲ)(dmgH)2(py-m-X)Cl](py-m-X=间位取代吡啶,X=COOH(2), COOCH3(3), CH2CH2COOH(6)和CH2CH2COOCH3(7))和[Co(Ⅲ)(dmgH)2(py-p-X)Cl](py-p-X=对位取代吡啶,X=H(1),COOH(4)和COOCH3(5),在Eosin Y为光敏剂、TEOA为电子牺牲体的乙腈/水(1/1)体系中,6具有最好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其COOH借助亚甲基链与dmgH配体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促进了质子向Co(Ⅱ)-H活性中心的转移。  2.设计合成铜多吡啶配合物[Cu(Ⅱ)(TMPA)C l]C l(1)和[Cu(Ⅱ)(C l-TMPA)C l2](2),在[Ir(ppy)2(dtbpy)]Cl为光敏剂、TEA为电子牺牲体的乙腈/水(9/1)体系中,2光催化产氢活性(TON=10014,6h)较1(TON=6108)提高近1倍。Cl-TMPA作为一个三齿配体与Cu配位,使氯取代吡啶成为一个悬挂基团,它的还原和质子化既诱导单齿氯配体解离,又有助于向Cu(Ⅱ)-H活性中心传递质子和电子。  3.设计合成钴多吡啶配合物Co(Ⅱ)(X-TMPA)Ch(X=Cl(1)、Br(2)、H(3)和CH3(4)),在[Ir(ppy)2(dtbpy)]Cl为光敏剂、TEA为电子牺牲体的乙腈/水(9/1)体系中,1和2的TON分别达到21260和19620(6h),处于多吡啶钴配合物光催化产氢活性的最高行列。Cl/Br取代吡啶基团未参与配位,作为质子中继体对1和2的高催化活性做出了贡献。1的Cl取代吡啶基团还可作为活性中心参与电催化产氢。
其他文献
以应用需求为目的对纳米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设计合成是当前纳米材料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磁性中空纳米结构及一维磁纳米结构在生物医学、催化、电子、信息以及纳
学位
异佛尔酮(IP)的C=C双键选择性加氢产物3,3,5-三甲基环己酮(TMCH)是一种高沸点的优良溶剂,其手性对映体是制药和精细化工行业的重要中间体。本文制备出高活性与选择性的纳米Rh催化剂,对异佛尔酮选择性加氢反应进行了工艺优化与动力学研究,对异佛尔酮不对称加氢反应进行了初步探索。采用过渡金属盐还原法制备了磺化三苯基膦钠盐(TPPTS)稳定的纳米Rh催化剂,通过UV-vis分析、TEM及~(31)
学位
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基于2-(2-羟基苯基)苯并唑类(HBX,X=S或0.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化合物:1)基于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HBT)的ESIPT化合物:N,N-双[3-羟基-4-(2-苯并噻
在有机合成化学中,重氮化合物由于其丰富的反应性从被发现以来一直被有机化学家们认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在金属介入下通过金属卡宾中间体能进行
学位
纤维素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广泛存在于在动植物当中。在资源日益匮乏以及各种环境污染加剧的形势下,纤维素因具备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无毒性等特点,在可
易于加工且成本较低的有机电光材料因为带宽高、电光系数大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备受关注。然而要想满足有机材料实现器件化的实际应用,还需要克服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有机电光材
作为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PDT)具有微创、高选择性以及低毒副作用的优势。由于光动力药物产生的活性氧物质(ROS)对多种类型生物活性分子具有损伤能力,在灭活耐药性细
氢化酶具有高效催化质子(H+)还原和氢气(H2)氧化的能力。其中镍铁氢化酶([NiFe]氢化酶)发现时间最早,但天然酶直接提取和纯化的难度大,一旦脱离了生物本体环境暴露于空气,催化活
以鹤壁某矿3105西采空区自然发火为例,分析了其自然发火、瓦斯爆炸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和效果,对类似条件下灾区救治具有借鉴意义。 Taking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3
本文首次使用计算机自动数据采集系统与电位分析法联机实现在线跟踪研究固-液吸附体系的行为,避免了传统的间歇式分析法的费时费工、实验误差较大等缺点。实验结果采用自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