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基于三焦水津代谢理论腹部诸穴针治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针刺手法为干预手段,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类型,观察针刺腹部诸穴调理三焦水津代谢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调节作用,探讨针刺腹部诸穴调理三焦水津代谢的取穴方法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血糖整体水平的有效性,以及针刺的安全性。1研究目的探讨运用针刺腹部诸穴调理三焦水津代谢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及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2研究方法2.1病例来源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2.2诊疗标准2.1.1糖尿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2.1.2糖尿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2.3治疗方案2.3.1治疗组针刺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皮肤。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辨证加减,如:上消症状加双侧阴都,中消症状加双侧肓俞,下消症状加双侧气穴。如兼有上消、中消症状,则加双侧阴都、双侧肓俞;如兼有中消、下消症状,则加双侧肓俞、双侧气穴;如兼有上消、下消症状,则加双侧阴都、双侧气穴;若兼有三消症状,则加双侧阴都、双侧肓俞、双侧气穴。针具选取华成牌型号0.25mm×40mm不锈钢针。早餐后2小时针刺,约8-10点。留针20分钟。每周针刺5次,连续针刺4周。进针方法(定位,深浅度):针尖刺入皮肤约25-30mm,以产生针感为准,针体垂直于皮肤表面,针刺过程中,嘱患者静卧休息。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维持治疗前的食量、药量和生活规律。2.3.2对照组取胰俞穴。辨证加减:如兼有上消症状加太渊,兼有中消症状加脾俞,兼有下消症状加太溪。针具、频率及疗程同治疗组。2.4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再按照随机对照试验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研究结果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对照表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并于8周后随访,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值、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变化。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3.8%。4研究结论针刺腹部诸穴调理三焦水津代谢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三消”症状之改善,均有明显效果,治疗相对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在临床上可成为西药治疗基础上比较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背景:良性位置性眩晕(BBPV)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周围性眩晕,它往往会被误诊为美尼尔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是颈性眩晕等。然而,因眩晕而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有较大部分都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胶囊对腺嘌呤所致SD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升降理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治疗中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参考资料,为目前疗治慢性肾衰疾病
本文对水在圆形不锈钢微通道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进口段效应、粗糙度效应、超疏水微通道内的滑移减阻特性,还进行了超疏水不锈钢表面的制备研究。通过
基于我国2005M1-2016M12宏观经济月度数据,构建引入房产价格和制造业指数因素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房产价格和制造业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地黄饮子对阴虚阳亢型老年性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变化,血压节律变化,心率变异性分析,明确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1级、2级)住院患者随机分
目的了解新疆腺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甲型流感病毒、Q热立克次体、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
大陆法系的合同附随义务是建立在诚信原则基础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合同义务扩展的体现,主要用于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和效率。英美法系中也有类似于附随义务
本文从茅盾文学批评中选取“文学与政治关系”这个问题加以研究,主要以其所包含的“文学之维”与“政治之维”的构织与展开是否均衡作为讨论的重点与线索,从纵横两个维度展开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兼痰湿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病例均为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