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竭散对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修复过程中再上皮化的影响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通过外用中药换药改善肛瘘术后创面修复速度慢的现状。依据祖国医学基础理论,在现代药理基础实验研究指导下,观察肛瘘术后外用白竭散对创面再上皮化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探讨白竭散是否对肛瘘术后创面再上皮化起到促进作用,能否缩短创面修复时间,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为未来更深层次的研究白竭散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促进作用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及实验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肛肠一科住院的60例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60例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取的手术方式均为肛瘘切除术,术后第2d开始换药,治疗组以清洁换药+占有白竭散的凡士林纱条外用;对照组以清洁换药+凡士林纱条外用。术后第7d、14d、21d观察两组术后创面纵径及深度,观察创面上皮细胞组织再生情况,免疫组化法对比观察两组EGF的表达量,最后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第7d、14d、21d的创面纵径及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创面纵径及深度缩小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创面的完成修复的时间,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第7d、14d、21d观察组创面上皮组织出现早于对照组;术后第7d、14d、21d两组创面EGF表达量比较,观察组在术后第7d、14d、21d EGF表达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肛瘘术后创面通过外用白竭散换药,出现创面上皮细胞形成加快,EGF的表达量增加,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的现象,表明白竭散能够有效的促进肛瘘术后创面再上皮化,进而加快创面修复,疗效较为明显。
其他文献
对于英文电影来说,一个优秀的译名往往是其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翻译界的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对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具有重要的指
为了解决现有无信号交叉口支路通行能力模型的假设过于理想化与计算误差偏大的问题,针对无信号交叉口常见1车道与2车道支路的各种车道功能划分,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与主路车头
通过对桥梁悬臂现浇梁的永久模板的施工研究,以及拱桥无支架施工技术的论述,提出了桥梁悬臂现浇梁的GRC永久模板的施工采用无支架施工的设想。通过对模板安装和无支架施工的
提出了风压式高层建筑外墙清洗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制定了以单片机为核心、双机通信的控制方案;分析了系统硬件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论述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及相关问题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RP-HPLC)研究了稀土元素铈(Ce3+)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pluvialis)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 Ce3+对微藻生长和虾青素积
秦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其大兴速衰留给后世王朝的总是或多或少的反思与借鉴。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便与法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短暂的一百多年法家思想指导下,秦
通过自然分离、人工选育或基因工程构建得到的微生物种系,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以及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保持微生物种系的稳定是保证后续实验和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微
<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开车,买汽车不再是新鲜事了,作为快捷,便利、用途广,运量大,效率高的道路交通工具已逐步进入家庭,
职中教育有着与普高教育相同相似的方面,因为学生毕竟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有着极其相像的方面。但职中教育与普高教育又有不同的特点,从美术学科角度来说,职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