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核裁军运动的兴起(1955-1958)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ogi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努力维持世界大国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发展核武器。但是,英国工党左翼成员以及爱好和平的人士强烈反对制造核武器,1955年英国政府决定研制氢弹更是直接引发了核裁军运动。至1958年,该运动具有了全国性的特征。英国核裁军运动是一场以反对核武器、反对核军备竞赛以及反对美国在英国部署核弹头为目标的一场社会运动,充分体现了冷战环境下英国社会民众对核武器及核战争的恐惧心理。
  英国核裁军运动的兴起与工党之间关系密切,一直寻求工党的支持。工党左翼成员联合和平主义团体采取行动反对英国制造核武器。此外,核裁军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英国的科学家们,他们呼吁英国民众意识到核武器带来的严重危害。教会成员在核裁军运动兴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倾向于通过活动本身而不是实际效果获得满足感。英国的左翼工会在核问题上大多支持工党左翼成员的政治观点,对于核裁军运动这样的活动,“表达”被他们认为是最有用的行为。青年人参与到核裁军运动中,为该运动的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后备力量。
  1955年至1958年的英国核裁军运动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反核运动的先声,同时为西欧人民的反核斗争提供了借鉴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英国核裁军运动后期出现了内部分裂,但是该运动没有完全消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随着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加剧,西欧一些国家出现了反核的和平主义浪潮。英国核裁军运动重整旗鼓,从政治沉寂状态复苏过来了,再次成为了一场尽可能广泛的社会运动。
  总的来说,英国核裁军运动作为世界和平运动的组成部分,在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他文献
约瑟夫·葛尼·坎农(Joseph Gurney Cannon)是美国联邦众议院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议长之一。在1903年成为众议院议长之后,坎农掌握了巨大的独裁权力。他任命亲信为众议院各委员会主席及成员,在众议院内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保守派内部圈子,并惩罚、打压反对他的议员;同时,他利用自己规则委员会主席的身份,阻挠全院审议进步立法,顽固镇压众议院内外的进步主义浪潮。他在众议院的独裁专权统治被称
学位
锦衣库是中古英国的王室部门,它在13世纪成为英国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时期王室锦衣库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古时期的英国王权。  纵观13世纪英国王室锦衣库的发展史,其职能主要有三个,一是国王的行装管理,这是锦衣库的原始职能。二是王室首席财政机构。在亨利三世治下,锦衣库不再附属于宫室,经过彼得·里沃的行政改革,锦衣库获取了财政权和部分行政权力,成为国家主要的财政收支机关。第
学位
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轰轰烈烈民权运动的洗礼,美国朝着种族平等方向迈进坚实的一步。然而,看似风平浪静的美国社会,背后却依然存有种族问题隐患。随着无辜黑人因警察执法不公遭到羞辱甚至遇难事件的持续发生,种族形象定性(Racial Profiling)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人们广泛关注。探讨种族形象定性问题,有助于加深对美国种族状况的了解。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形象定性问题,虽然显现于现实警察执法的过程
学位
美国新闻署是冷战期间美国对外宣传的核心机构,其工作目的是通过向海外公众进行宣传活动塑造美国国家形象,宣传和解释美国对外政策,传播美国价值观从而维护本国利益。新闻署在冷战期间对抗苏联,在美国对外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苏联解体后新闻署被边缘化,并在克林顿政府时期被并入国务院。美国新闻署的溯源是一战期间设立的公共信息委员会,其前身机构是二战期间成立的战时信息处。新闻署由艾森豪威尔总统成立,此后经历了
学位
日俄战争后,东北实际上形成了日俄割据的格局。在清末东北鼠疫期间,各国都想趁机插手中国东北事务,以攫取更多利益。清政府欲尽快扑灭鼠疫,以保卫中国的防疫主权,避免东北完全沦为殖民地。基于此,清政府迅速进行政策调适,与外国势力周旋、初步建立公共卫生制度并灵活调适财政政策筹措防疫资金。清政府与列强联合颁布防疫法规、延聘外国医疗专家、以及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这一国际性学术会议,都体现出了清政府的相对开放性。民
学位
中国的先秦神话著作中极少出现称呼某英雄为其父亲的儿子或者女儿,在“子为父隐”观念的影响下,为尊者、亲者、贤者避讳似乎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式。在我国传统伦理中避讳文化的作用和大一统的历史需求下,中国先秦神话中的父亲们,作为家庭成员的“父亲”形象淡薄,也少见与子女的互动,大部分被其作为国家社会圣王贤君的光芒所笼罩。尽管中国先秦神话中也不乏用“父”之名,给后代加之以荣耀。但当“父亲”品行不端或者能力平庸时,
学位
诺福克轮作制是16世纪中叶首先出现在英国诺福克郡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农业耕作方法,其形成和发展基本上贯穿了近代英国农业革命的全过程。这种耕作方式在轮作中加入豆科类作物三叶草和根茎类作物萝卜,其特点是四年分别轮作不同的作物,典型的轮作方式为小麦——萝卜——大麦——三叶草,增加了土壤的养分,打破了英国传统农业的休耕方式,对于英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这种耕作方式不仅改变了英国农业生产的方法,而且还提
学位
在战后西方各国中,西班牙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的独裁政体与当时西方的民主国家格格不入,且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却在战争中向德国提供军队和物资,因此西班牙在战后被西方各国所排斥。英国作为同盟国的一员,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国际地位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自己过去的“大国地位”,战后英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格外注重维护国家利益,这在战
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衰落,许多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为了减小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冲击,英国对帝国的内部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帝国内的殖民地隶属关系不复存在,各自治领与英国地位平等,并且拥有自治的权力。帝国关系的转变,不仅保持了英国与殖民地之间联系,还为自治领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英属维尔京群岛便是在这个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英属维尔京群岛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和海外领地,在经济发
本文聚焦于19世纪的伦敦港,研究港口的劳动者即码头工人。19世纪是英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商业霸权与伦敦港的成功发展相结合的时期,包括大规模的码头建设和从帆船到蒸汽动力的转变,繁荣的海洋贸易对整个英国社会都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而码头工人一直是一个被忽略的群体。因此,以这一时期的伦敦港为例,本人试图探索海运贸易如何塑造了码头工人群体。  首先,通过研究19世纪伦敦港不断扩张壮大的码头系统和繁荣的港口贸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