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客观性的异化与回归——以事实信息理论为视角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e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据客观性问题,是证据属性中一个讨论较多的课题。从客观性与主观性的争论,再到客观性逐渐异化为真实性,学界至今没有对证据客观性问题达成共识。在传统的证据属性理论中,证据属性的三性为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但近年来,证据客观性属性的传统地位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甚至有被取代的趋势。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将证据定义为材料,同时仍然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因此,很多学者再次强调真实性是证据的根本属性,而不是客观性。
  证据真实性理论虽然看似实用,但实则混淆了证据本体属性和证据运用两个不同的层面,导致法官依靠证据而做出的裁判丧失了客观基础。无论何时,证据客观性都应是证据的根本属性,以事实信息理论重新解读证据的客观性,可以科学地克服传统客观性理论的缺陷,为维护证据的客观性属性做出有效“辩护”。
  本文共五章:第一章引言,阐述本文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价值。第二章为证据的客观性及其向真实性的演变。从学界对证据属性的讨论以及有关证据客观性、主观性的争论入手,分析、论证客观性是证据的第一属性。再通过分析不同的证据概念对证据客观性属性的影响,进而阐述客观性逐渐演变为真实性的过程,分析客观性与真实性争论的焦点。第三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真实性崛起的原因及其不足。第四章首先对证据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内涵进行了合理界定,再分析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联系在于都是以客观实在的证据为基础,而区别在于客观性是证据的本体属性,真实性则属于证据运用层面。第五章以证据客观性的理论和实践优势为切入点,解读司法证明原理,阐明证据客观性对证据法学理论层面和证据的实务运用层面的重要意义,论证证据客观性回归对我国证据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大国治理的根基在基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为社区居民打造和提供“绿色、宜居、共享”的社区环境是目前社区治理的重要工作,社区环境治理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加强社区环境治理不仅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全球性共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国家法律法规、居民环保意识、环境治理实践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完善在社区的平台上,这就决定了动员社区内多元力量
学位
当今全球已进入高风险社会,社会问题频发,社会事务尤其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易变性和动态性日益增强,政府部门越来越难以独自解决面临的棘手的社会性问题,如何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对面临的棘手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成为政府考虑的重点与核心。  在此背景下,本文回顾前人关于社会治理研究的成果,发现国外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相当成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基础,国内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则方兴未艾,还存在诸多不足
学位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不仅体现出新时代语文课程的发展方向,充分契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而且吸取历史经验,结合新时代学生实际,有效展现出人本主义基本理念。其中,综合性学习部分的主题和内容,十分契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研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体现对教师进一步深入认识教材,更好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促进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多种活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力量和独创性是如何照亮现代精神生活的,这是美国思想家马歇尔·伯曼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在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挺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对崇高精神的内在追求,并赋予精神生活的理解以完全崭新的性质和内容。历史唯物主义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现代性状况的批判性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敞开了自由的生活图景,赋予人类精神生活以真实优美的崇高感和希望的光辉。
针对目前航空叶片接触式测量中存在的效率低、表面易损伤等问题,设计搭建了集航空叶片检测与加工于一体的线激光在机测量实验平台。在进行激光非接触测量中,点云数据容易产生误差。为了提高激光在机测量的精度,本文对在测量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分别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误差预测模型,并对两种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自由曲面检测的误差补偿策略,完成了点云数据的
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团队建设中存在的教师队伍缺少实践性,教师团队结构缺乏合理性及教师培养过程缺少延续性等问题,结合"双高计划"背景需求,提出通过加深教师团队实践,完善教师团队结构及统筹教师团队培养等措施,来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近年来,传统竞争形态在互联网领域内更弦易辙,催生出全新的行为样态,引起了学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视频广告屏蔽纠纷是互联网新型竞争形态的典型之一,因其并不属于现行竞争法律中的列举规定范畴,在司法实践中只能适用竞争法律的一般条款作为行为规制依据。然而,笔者通过仔细阅读视频广告屏蔽纠纷裁判文书,发现这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普遍被法院裁判认为广告屏蔽构成不正当竞争,且法院通常采取了一种过度保护经营者的裁判理念
检察制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为当今各国所普遍确立。我国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力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我国检察机关的各项职能与国家的各项建设与发展,与国家的整体进步密切相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意义重大。  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是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
学位
揆诸报端,近年来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为失范乱象频发,背后暴露出法律监管制度的缺陷和治理的短板。一方面,第三方债务催收的法律规制现状令人堪虞,在与国家法的现实博弈过程中,第三方债务催收的法律规避现象日益突出,现有法律规制制度流于空转;另一方面,行业格局深度调整与分化,整个行业呈现出差异化的秩序格局,催收失范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社会治理风险深刻化、复杂化。日益严重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金融信息安全风险,既增
学位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生活中各领域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诉讼活动也呈现出此种趋势。法官有时难以审理一些专业性强的案件,这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尤为突出。在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诉讼既有的专业性呈现出新的特征,面临新的困境。因此,专家辅助人制度的适用对知识产权诉讼日益重要。知识产权诉讼中专家辅助人的立场定位、出庭规则等问题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凸显出来,如何使专家辅助人制度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