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的培养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f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破坏了一些生态环境条件,出现了很多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重新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环境教育使人们的环境知识有所增加,但环保行为较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而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高中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未来保护、重建生态环境的成员,承担着未来环境保护的重任,他们的环境意识水平是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依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在综述我国环境意识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界定了环境意识和环境意识培养的内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应着重开展“为了环境的教育”的观点。本文将“为了环境的教育”称为环境意识培养。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教材的要求,开展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培养研究;力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来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意识培养。在理论方面: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环境伦理理论是环境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并从学科特点、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以及课程理念上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培养的可行性。在实践方面:选择被试,确立培养途径有渗透式教学途径的深化、注重探究性学习、提倡社区环境调查以及重视价值阐明策略的应用等,依据应遵循的原则来设计教学方案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等组对照实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日常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明显。教学实践活动表明:本文提出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培养的途径,对培养学生的自觉地环境行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具有显著作用。最后根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指出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培养的可行性;同时指出环境意识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各种机制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基于4C理论网络创业策略,并对4C理论在大学生网络创业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对在制定合理的网络创业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combined with Salvia Miltiorrhiza therapy on renal function,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immune res
Objective:To study the calcaneal quantitative ultrasound-bone mineral density (QUS-BMD) value for evaluating bone metabolism and bone turnover in patients wit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immune function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early syphilis. Methods: A t
当代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空前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体制改革、招生规模大扩张、基础设施大建设,在取得了规模与基础发展成就的背景下,办学质量与内涵建
“大学生找工作难”已成了中央到地方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重大问题。学生离开了校门,问题就被推向了社会,而让社会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招了。为此,许多大
为学习贯彻中国科协七大精神,落实“三服务一加强”工作任务,研讨新时期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和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中国科协厂矿科协协作中心年会于2006年11月25日至27日在福
目的 研究反义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联合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效果。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携带 p16基因、p5 3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 (pcDNA16 5 3) ,利用基因合成仪体外合成N
众所周知,全球知名品牌是产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国家展示形象的名片。当今世界,20%知名品牌占据80%市场份额,世界经济强国竞相抢占品牌建设制高点。故中国品牌的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icagrelor on platelet function, plaque propertie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