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太阳能吸热器的光-热-力耦合模拟及能流匹配特性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热器作为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实现光热转换的核心部件,当前面临的非均匀太阳能流现象和工质流量分配不均产生的复杂传热过程,对其能量转换效率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保证下一代塔式太阳能熔盐吸热器的安全高效运行,有必要对吸热器在真实非均匀能流和不均匀流动分布下的光热转换特性进行深入探究。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光线追踪法、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元法的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光-热-力耦合数值模型。针对太阳能吸热器单侧受热不均问题,提出了新型的实现双侧受热的“月牙式”吸热器,通过与传统的外露式吸热器对比,将不同工况下的流动换热特性及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太阳能吸热器内部工质流量分配不均问题,对塔式太阳能吸热器中最具前景的超临界CO2管式吸热器流动布置方式及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探讨。主要工作及结论总结如下。(1)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光线追踪法、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元法的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光-热-力耦合数值模型,针对多点聚焦瞄准策略下吸热器的光热转换特性、温度场时空变换规律及应力分布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天内集中太阳能流由吸热器表面的西侧向东侧偏移,南北两侧的差异受影响较小;吸热器的热效率和光热效率主要受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影响,在典型的设计工况下,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光照强度先增后减,热效率和光热效率在中午时达到最大值83%和58.5%;吸热器迎风侧对流换热系数较大,具有较高的对流损失,风速由1 m·s-1增加到20 m·s-1时,吸热器的热效率由83%降低至71%,光热效率由58.4%降低至50%;吸热器外壁温度也呈现出强烈非均匀性,与内部熔盐温度变化趋于一致,低温熔盐从高热流密度区进入,可显著降低高热流密度区壁面温度;外壁应力分布也呈现出强烈非均匀性,峰值应力位于北侧峰值太阳能流位置,通过选取典型单管计算发现,北侧峰值应力约为南侧的2倍;熔盐吸热管的等效应力由热应力占主导,且由于单侧受热,受光侧和背光侧温差较大,容易产生较大的集中应力。(2)考虑到传统外露式吸热器内外侧受热不均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内外双侧受热的月牙式新型吸热器。通过与传统的外露式吸热器对比,探讨了多点聚焦双侧受热下吸热器的热流分布规律、温度分布规律和流动换热特性。同时探讨了月牙式吸热器局部吸热管的热应力、压力应力、等效应力特性以及整体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月牙式吸热器内侧和外侧太阳能流峰值较传统外露式吸热器均明显降低,春分日正午12时峰值通量较传统外露式吸热器降低9.6%;春分日额定出口温度下,月牙式吸热器的热效率和光热效率在不同工况下均大于外露式吸热器,并且随光照强度及风速变化的幅度比外露式吸热器较小;春分日12时月牙式热效率较外露式高5.63%,8时热效率较外露式高9.13%;月牙式吸热器内侧对流换热系数非常低,外侧对流换热系数较传统外露式显著降低;月牙式吸热器峰值温度较外露式吸热器高出29.87 K,但内外两侧温差较小,较高的热点并未产生过高的局部应力;通过选取典型单管应力计算发现,月牙式吸热器开口去除的管板对应的是外露式吸热器应力较高的管板,月牙式吸热器可以显著均化应力分布,降低局部单管峰值应力,最大峰值应力较外露式吸热器降低42.8%。(3)针对吸热器内部工质流量分配不均问题,对超临界CO2管状太阳能吸热器在非均匀太阳能流分布下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重点讨论了太阳能流分布和流动布置对流动换热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描述平行管内质量流量分配与吸收器壁面上太阳能流分布的匹配特征,本文提出了能流匹配因子φ。结果表明:吸热面的不均匀太阳能流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和热损失增加,调整流动布置以匹配太阳能流分布可以减少热损失;φ值可以作为热性能的评价指标,φ值越大,外部热流分布与内部流量分布更加匹配,热性能越好;虽然I型流动布置导致流量分配不均匀,中间管内流体较多,但在高斯型太阳能流分布下并不总是产生良好的热性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斯分布的标准差;针对已知的太阳能流分布,通过将φ设置为1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理想的流量分配,这为管状太阳能吸热器面板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指导。
其他文献
由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原油泄漏事故引起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采用吸附法对原油泄漏污染进行处理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具有较大应用前景。寻找吸附容量大、疏水性/亲脂性强、稳定性好且易回收的疏水吸附材料是决定油水分离法成功应用的关键。本论文提出了采用生物炭负载三聚氰胺泡沫制备超疏水-超亲油的吸附剂对原油污染水体进行油水分离,研究的主要思路是:生物
学位
可吸入颗粒物被吸入到体内后会引发许多疾病,电凝并技术是工业中最为常用的颗粒物凝并技术之一。本论文利用多孔板作为凝并极板,在交变电场中对可吸入颗粒物的干式凝并和喷雾凝并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设计了凝并室内的新型极配结构,凝并极板选择孔径分别为2.3 cm、2.7 cm和3.2 cm的多孔板,放电电极选择二齿芒刺线、四齿芒刺线和鱼骨线,研究了不同极配形式下凝并室内交流电压、烟道风速和粉尘浓度
学位
供热系统异常工况精准诊断是智慧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如何利用智慧供热监控平台获得的大量运行数据进行异常工况诊断是供热系统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基于智慧供热系统监控平台采集的实际运行数据,结合专家知识与数据驱动方法,提出了集中供热系统异常工况的诊断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数据验证诊断效果。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根据供热系统异常工况数据特点和适宜的数据驱动方法,结合半监督学习理论,提出了融合专家知识
学位
电磁驱动振动风扇主要由一对振动扇叶和电磁驱动装置组成。扇叶由电磁力驱动,形成周期性的摆动,产生射流用于冷却电子元器件。扇叶优化是提高振动风扇散热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主要针对简单的矩形扇叶和梯形扇叶开展研究。本文基于平板式矩形扇叶,提出一种新型三维结构扇叶,即折扇形扇叶,并将梯形扇叶和折扇形扇叶进行组合应用,提出梯形-折扇形扇叶。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形状扇叶形成的流场和换热特性。首先,对
学位
期刊
MBR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展现出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MBR实际运行中,有机物和颗粒物质可在膜表面和孔道中累积,造成膜通量下降、跨膜压力(TMP)增高,严重影响MBR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基于改善活性污泥特性减缓膜污染的策略,本文将研发的具有新型多孔、正Zeta电位的磁性生物炭(γ-Fe3O4-N-BC)与MBR相结合,并在MBR工艺外耦合磁场,开展耦合工艺去除污染物及减缓膜污染的
学位
为提高柴胡栏子金矿I-4号残矿资源利用率,提出4种残矿矿柱回收方案;基于结构力学模型和ABAQUS有限元软件对4种方案下间柱及顶底柱回收的应力位移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矿柱留设方案回采率、位移特征、应力-应变演化规律和塑性应变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残矿回采充填,矿柱上应力逐渐向充填体转移,充填区域应力场变为拉应力,间柱上和顶底柱转折处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造成塑形破坏;开采前位移小于0.0
期刊
烟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一氧化氮(NO)的治理是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简称DBD)技术结合添加物质对模拟烟气中的NO转化效率以及二氧化氮(NO2)生成效率进行了研究。利用污泥原样和生物质(核桃壳、工业木屑、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炭化处理和改性处理对NO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本次实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研究了电源参数对NO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佳电源频率为
学位
静电除尘器的极配形式影响着其电气特性和流体的运动,进而影响细颗粒物的捕获。本文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和干式实验系统及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了孔板除尘器内极配形式对离子风和除尘效率的影响;在湿式系统中提出孔板复合膜电极,提高了对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圆棒-孔板极配形式下的静电除尘器内静电场和湍流场及颗粒物荷电场进行多物理场耦合数值分析,为实验提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