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后的病理学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349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肾脏肿瘤之一,诊断和治疗多依据欧洲国际儿童肿瘤学会(SIOP)或美国儿煮肿瘤学小组(COG)的肾母细胞瘤病理分类标准和治疗方案,两者在肾母细胞瘤的分类、治疗和预后方面存在一些分歧。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化以及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的开展,肾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取得显著的提高。肾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是目前国内治疗中晚期肾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献已表明术前TACE可使肾母细胞瘤血供减少,充血明显减轻,肿瘤体积明显缩小,避免术中破溃,有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减低术后放、化疗强度,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目前有关术前TACE的报道样本例数少,病理分类标准缺乏统一,并且文献讨论的侧重点多为肿瘤的影像学改变和临床近期疗效的分析。本研究着重于观察分析TACE治疗后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形态和病理分类的改变,探讨TACE对肾母细胞瘤病理学的影响和对不同病理分类肾母细胞瘤患者的远期预后的影响。细胞凋亡是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细胞接受内外信号刺激后主动参与并遵循一定程序的较慢死亡过程,由于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治疗上的潜在意义,受到当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静止期细胞内含量极少,增殖细胞或转化细胞中表达量高,是研究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在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的表达,特异性强,既能保留其组织结构,又能观察单个增殖细胞的分布,是国内外积极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细胞凋亡和PCNA在TACE治疗后肾母细胞瘤细胞中的变化情况,对解释其疗效机制有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术前介入治疗对肾母细胞瘤病理学分类和组织形态学特征的影响;观察分析介入治疗后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指数的变化情况;探讨肾母细胞瘤的预后影响因素以及介入治疗对不同病理分类肾母细胞瘤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影响。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并统计同期的84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一般情况,按照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三组:术前介入组、术前化疗组和初期手术组。(2)统计三组患者肿瘤切除标本的巨检资料,测算大体肿瘤坏死率。(3)显微镜下观察对照三组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并根据SIOP修订后病理分类标准进行分类。(4)选取28例介入前曾作芯针活检的组织,与介入后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观察对照研究。(5)观察比较三组肿瘤细胞和间质病理学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分级。(6)观察比较各组肿瘤镜下坏死面积。(7)三组病例中各随机抽取15例瘤体组织,应用TUNEL染色与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比较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指数(PCNA-LI)变化情况,并分析介入组内两者的相关情况。(8)分析各组肿瘤随访资料,采用Cox多因素分析模型,比较各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和介入组不同病理分类肿瘤患者的无瘤生存率。研究结果(1)84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男女各42例,平均年龄3.07±2.38岁,就诊年龄≤3岁的患者占69.0%。介入组、化疗组和手术组在就诊年龄和性别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科术式完全相同,可排除这些因素对研究的影响。(2)介入组42例,肿瘤的平均体积为3370.60±3775.22 cm3,肿瘤体积/肾脏体积为47.89±17.52%,与化疗组和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介入组肿瘤的平均液化坏死率为62.91±14.61%,明显高于手术组的3.05±3.25%(P<0.05),和化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介入组SIOP分类低度危险组14例,中度危险组20例,高度危险组8例,与化疗组和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介入组术前芯针活检结果与术后瘤体病理比较发现,间叶型肿瘤术后瘤体坏死相对较少(1/6),其余类型坏死均较明显,胚芽型(5/7)最常见。(5)介入组显微结构特点:肿瘤细胞呈X3、X4退变者占69.05%(29/42),明显高于手术组的15.00%(3/20)(P<0.05),和化疗组的45.45%(10/22)无显著性差异(P>0.05);纤维性假包膜厚度平均3.39±0.77mm,明显高于手术组的1.56±1.13mm;中型血管坏死闭锁率达95.24%(40/42),和化疗组、手术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瘤体内见淡黄色碘油残留,大片泡沫状组织细胞(37/42)和淋巴细胞浸润(40/42),纤维组织中重度增生者(32/42)显著高于化疗组和手术组(P<0.05)。(6)介入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坏死,镜下坏死面积占45-94.25%,平均73.15±11.55%,与化疗组的64.72±8.28%、手术组的2.87±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介入组AI值7.29±5.1与化疗组AI值7.64±5.9均高于手术组的4.1±2.8(P<0.05),且中度危险组AI显著高于高度危险组(P<0.05);介入组PCNA-LI值22.25±18.55低于手术组的53.23±25.15(P<0.05),SIOP病理分类PCNA-L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组与化疗组AI及PCNA-L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表明介入组PCNA-LI与AI相关系数为-0.972,呈负相关(P<0.01)。(8)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年龄、治疗方法、临床分期和SIOP病理分类相关;介入组中位生存时间142月,平均生存时间122.23月,2年无瘤生存率达80.95%,明显高于手术组,与化疗组无统计学差异;介入组的预后只与SIOP病理分类相关,高危组平均生存时间26月,预后与各种影响因素均不相关。结论(1)肾母细胞瘤术前介入治疗,能使肿瘤大片液化坏死,瘤体内血管迅速坏死、闭锁,肿瘤细胞退变加剧,同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性假包膜形成;肿瘤内碘油长期滞留及泡沫状组织细胞浸润常见,有利于杀灭肿瘤细胞。(2)介入治疗敏感程度与组织类型有关。(3)介入治疗可通过诱导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4)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介入组的预后与患者的病理分类密切相关,高危组肿瘤预后差,治疗方法有待完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la)三药联合方案HAA治疗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999年5月至2007年6月收治150例初发AML患者
目的:通过单侧咬合创伤方法建立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模型,并观察髁突软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再分为4个亚组,即4周、8周、12周和
研究了在激光直接成型过程所用到的化学镀铜溶液中,加速剂种类和浓度对沉积速率和镀层表面质量的影响。选用甲醛为还原剂,乙二胺四乙酸及乙二胺四丙酸为络合剂的化学镀铜镀液
应用一款基于AVR RISC的低功耗CMOS 8位单片机AT90S4433构成数据采集系统,利用Seiko公司的S7600A硬件协议堆栈芯片完成通讯数据的协议封装联入INTERNET.该方案结构简单,是低
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地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审核评估背景下,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质量监
模拟试验是地理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但在部分老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常会出现"播放试验""纸上谈兵""浅尝辄止""偏离重点"以及"可信度低"
目的:评价以鳖甲、穿山甲为主的中药散剂对甲状腺良性肿物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以消痰软坚、逐瘀散结法进行治疗,观察肿物体积变化和甲状腺功能变化,6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
目的探究讨论优质化护理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价值与作用。方法以87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共有47例患者,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对
目的探讨Tiam1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和nm23-H1基因表达产物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免疫组化S-P法检测
<正>2016年1月18日,环保部发布2016年环保部第5号公告,宣布《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以下简称《非道路标准》)将分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