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我国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及根基工程,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的关键。201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首次提出要抓好“六稳”工作中的“稳就业”,之后几年也一直在强调“稳就业”的重要性。2022年两会指出,就业现在不光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的问题,要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就业问题,并说明截止年底城镇能新增1100万多人的就业数量等。目前,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市场主体也随之快速增长,就业岗位得到增加,也有助于我国“三保”政策的发挥。2020年以来,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重大影响,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尤为显著。基本上传统产业都处于暂停营业状态,对各国就业有着不乐观的影响。在抗击疫情和随后疫情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数字经济发挥其自身的优势,赋能复工复产,对稳定就业有着很大的帮助。为此,我国近几年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意见,指出要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增多就业岗位的数量,在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保证就业基本面的扩大和就业质量的提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课题中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已成为学术界及政府部门最重视的热点之一。鉴于此,本文先研读和梳理了大量国内外数字经济与就业相关文献,以数字经济影响就业总量和影响就业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数字经济影响我国就业总量和就业产业结构的机理。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以显著地改善劳动力的市场效率和需求,进而影响就业总量;通过推动技能型劳动者的独立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就业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之后利用图表对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就业发展现状和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现状及数字经济在影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2002-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数据和就业数据,利用Stata15.0计量经济学软件,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就业总量和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用协整检验判断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由格兰杰检验证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经济与就业总量和就业产业结构之间拥有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第二,数字经济是我国就业总量和就业产业结构的格兰杰原因,表明数字经济跟我国就业联系紧密。第三,数字经济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但从长期来看,数字经济会增加就业总量。此外,数字经济有利于就业产业结构优化,大大增加了三产就业人数的数量。第四,数字经济对我国就业总量和就业产业结构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最后,基于数字经济影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积极发展新就业形态;强化培训数字化型人才;完善就业相关服务;加强新就业形态社会保障。
其他文献
<正>在当前资源约束、供需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外竞争趋紧的情况下,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紧要关口,科技创新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引擎作用将更加突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超过56%,但农业科技对现阶段农业发展难题回应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进行以生产实践问题为导向的科研协作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条件。科学知识需要通过"技术发明
期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发展高质量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模式具有历史必然性与可行性。一是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农业的发展遭遇困境、农业依靠高速增长以积累扎实的物质现实基础。二是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诸多相关概念存在紧密关系的,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既是
学位
我国“十四五”时期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提出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为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石。各国日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在数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结构转型、产业模式创新、文化消费扩大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注更加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已逐渐成为支柱行业。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数字产业不断融合使得数字创意
学位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2035年远景目标和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安排。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经济长远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我国国内经济循环不畅,直接表现在内需体系还不
学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及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会议提出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立现代金融体制,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目标。要求信贷服务于产业,资金流入产业。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无论是国家经济总量还是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大幅度上升,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成果分配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人力资本积累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稳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不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提高
学位
在经济学领域中,经济增长一直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永恒的议题,因为经济增长不但带动了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张,而且也推动了国家经济结构的升级。经济规模的扩张可以反映一国在经济增长数量上的变化情况,经济结构的升级则主要体现在一国经济发展质量上的变化情况。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经济数量上的积累并不能等于经济强大、国家强大。因此,对于国家而言想要做好高质量发展,就要在国民经
学位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国家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如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两大重要方向,弄清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推动二者良性发展,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和借鉴经验,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提升产业结构水平提供数据支撑,在此背景下,对于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着非常关键的理论研究价值和
学位
传统农产品流通具有流通主体分散、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技术投入与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严重阻碍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建设衔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对接主要消费市场的农产品产地流通网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指出要建设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完善农产品的仓储、保鲜、运输技术。可见推进农产品流通已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向新台
学位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如何在提质增效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包容性绿色增长作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推进的新型增长模式,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径。准确把握我国包容性绿色增长效率水平、时空格局特征以及驱动模式并据此探讨其提升路径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