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分子荧光技术的单颗粒界面反应过程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粒子的界面反应过程在化学工业的多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纳米粒子界面性质实现快速的反应过程,对于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关于界面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机理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往往都是众均性的结果,而忽略了纳米粒子的异质性信息。这些信息中往往蕴含着更加准确的结构-活性和反应条件-活性关系的相关结论。随着物理化学表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光学显微镜因其较高的时空分辨率而被广泛应用在单个纳米粒子的界面反应过程研究中。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单分子荧光显微镜对单颗粒尺度上的吸脱附过程以及催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为了研究材料表面的吸脱附过程,我们设计了一种以碳量子点(CDs)为荧光探针和被吸附材料、以氧化石墨烯片(GO)为吸附材料的检测体系,通过荧光变化轨迹的采集实现了吸脱附过程的原位监测。该工作在单循环水平上揭示了 GO表面吸脱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吸附位点的活性及活性位点分布。此外,我们还通过加入助脱附剂焦磷酸钠(PPi)研究了溶液中微环境的改变对于吸脱附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PPi和CDs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增加脱附途径从动力学上来促进脱附,而且可以在热力学上促进吸附过程。这个发现为催化反应过程中吸脱附过程的调控提供了思路。(2)我们通过单分子荧光显微镜监测荧光产物来研究Ag和Au@AuAg纳米粒子表面的催化氧化过程。由于该技术具有高的时间分辨率,我们可以分别将两种催化剂表面的反应过程分为反应物吸附、反应活化、产物脱附三个步骤讨论,并进一步构建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结构表征、理论计算、单分子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研究了 Au和Ag之间协同效应的来源以及对三个反应步骤产生的影响。这些结论加深了人们对协同效应的理解,对高活性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3)我们发现催化剂的反应位点处更高的电子云密度将显著提高它的反应活性。基于这一结论,我们进一步调控了双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组成,从而改变Au与Ag之间的电子转移程度。通过结构优化使得Ag位点电子云密度进一步增大,得到更高活性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剂。将这种高活性纳米粒子应用于过氧化氢(H2O2)和半胱氨酸(Cys)的传感体系,我们实现了H2O2的宽线性范围检测和Cys的超低浓度下的定量检测。
其他文献
中性束注入是聚变等离子体必不可少的有效加热和电流驱动手段,其物理机制清晰、加热效果直接而显著,不仅为当前聚变实验装置开展近堆芯高水平物理实验提供必不可少、直接有效的支持,而且是拟建聚变堆实现聚变点火和燃烧等离子体控制最有效的工具。随着核聚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中性束注入系统的运行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未来中性束注入系统对高能量长脉冲的要求,采用大功率射频负离子束源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已成为目前最可行
学位
学位
信托业进入我国已有四十多年,经历了各种风雨,资产管理规模已在四大金融行业中处于第二位了,但是社会对于其的认可度和关注度却依旧不高。这和其建立之初被定位为社会融资渠道有很大的关系,而其他三个行业定为清晰,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也较为稳定。而且同时这三个行业也可以开展类信托业务,挤压了信托行业的生存空间。因此,信托业应当要重新定为行业功能,打造独属于信托行业的专属业务和盈利模式,从而实现信托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加热炉在生产周期内会伴随着能源消耗和大量高温过程气体的产生,炉内实时温度和多组分气体浓度能反映出燃烧过程的优劣程度,对燃烧过程关键参数的监测又能进一步反馈并优化加热炉燃烧工艺控制。加之近年来提出的“双碳”背景和低碳发展目标等多重要求下,钢铁企业对加热炉内部温度和组分浓度的监测期望越发强烈。因此,本文提出时分复用的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用于实现工业加热炉内多组分气体浓度的测量,结合比色测温技术测量炉内
学位
学位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细胞正常行使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其中能量代谢是指活细胞中产生和消耗能量的生化过程的总和。代谢的异常通常会引发多种疾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辅酶和代谢标识物,在细胞内以两种方式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游离态NADH分布于糖酵解活跃的细胞基质中,而结合态NADH更多地参与线粒体的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学位
学位
学位
光遗传学是通过光调控细胞生理活动的新兴生物技术,近些年获得了迅猛发展。光敏元件light-oxygen-voltage(LOV)domain是目前最小分子量的一种感光受体,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的新工具。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地利用LOV2控制了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包括细胞迁移,钙内流,核质运输,亚细胞定位,蛋白质降解,基因表达等。外周膜蛋白与膜的相互作用是细胞生理事件参与的重要过程,例如囊泡运输、内吞作
学位
“超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环境动态化、不确定性强、难以预测,创新药研发的长周期与环境动态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本文通过对科技创新、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文献研究,以及对中国科创板上市的四家创新药企业的案例分析,探讨在动态环境下,中国创新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核心驱动因素,以及企业如何采取开放式创新模式,以获得竞争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