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知识、思想与困境——以《竺可桢日记》为考察对象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竺可桢(1890-1974年)是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近现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以往一直呈现给人以红色科学家的形象。如果从结果来看,那么这个观察的确是事实。但是,人的思想在不同环境及时代下,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情况甚至还会表现出非常大的反差。  纵观竺可桢的一生,经历了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竺可桢在国共政权交替的时期,最终选择留在了大陆,并在之后历次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中,逐渐从一名信奉自由民主思想、走中间道路的知识分子,转变成为一位信奉共产主义的红色科学家。但其中的过程及内容却被忽略乃至遮掩了。  民国时期,竺可桢虽然在国民党政府内身居高位,与诸多高层人士有着深厚的关系。但随着浙大屡屡发生的学潮及国民党政权最终丢掉了大陆,竺可桢在时代交替之际,没有追随国民党政权移往台湾,反而选择留在了大陆。  但是,抛弃国民党政权转而追随共产党,并不表示以竺可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就会立即对共产党及其背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完全信服,作为曾经信奉西方自由民主理念的人士,纵然主动去适应时代,同时亦接受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亦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完成思想价值观念上的转变。  论文以2004年版的《竺可桢全集》中所收录的《竺可桢日记》为主要史料依据,对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竺可桢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加以呈现,并用动态的眼光将竺可桢的变化过程进行论述,进而分析此中变化的原因。笔者力图通过本论文,重新构建竺可桢的人物形象。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雍正帝励精图治,重视吏治。雍正初年,山西吏治败坏的问题,同雍正帝革除积弊的决心相抵触。为扭转山西吏治败坏的形势,雍正推行了一系列整饬吏治措施。面对隐瞒灾情官员,及时
期刊
期刊
干燥的风积沙对扰动很敏感,现行有关规程中的密度测定方法对其均不太适合。本文介绍的方法是通过浸水润湿风积沙,再用环刀法测定密度。试验分析表明,当风积沙的压实度达90%以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