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恶性度高,对化疗效果好,CHOP方案曾经是治疗DLBCL的标准方案,治愈率仅30%-35%,5年总生存率约30%-40%。利妥昔单抗加入CHOP后逐渐替代传统CHOP方案成为当前的DLBCL一线治疗方案。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R-CHOP样方案和CHOP样方案治疗初治DLBC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144例患者,分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R-CHOP样组,n=99)和单用化疗(CHOP样组,n=45),每3周为1周期,至少接受4个疗程化疗,定期进行系统评估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组间在不同年龄、危险度分层、病理分型、Ki-67阳性率及对BCL-2阳性的两组间疗效进行分层分析。结果:1.组间近期疗效比较:R-CHOP样组完全缓解(CR)率66.7%(66/99),部分缓解(PR)率23.2%(23/99),疾病稳定(SD)率1.0%(1/99),疾病进展(PD)率9.1%(9/99),总有效率89.9%(89/99)。CHOP样组CR率44.4%(22/45),PR率40.0%(18/45),PD率15.2%(5/45),总有效率84.8%(40/45)。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7),但R-CHOP样组的CR率(P=0.043)较CHOP样组显著增高。2.组间远期疗效比较:R-CHOP样组和CHOP样组1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3.8%和83.5%,3年OS率分别为82.1%及60.7%。两组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5.8%及72.2%,3年PFS率分别为69.6%及57.9%。与CHOP样组相比,R-CHOP样组拥有更长的OS(P=0.041)和PFS(P=0.046)。3.组间分层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14)、non-GCB型(P=0.012)、BCL-2阳性(P=0.020)的R-CHOP样组CR率较CHOP样组显著增高。与CHOP样组相比,年龄≤60岁(P值分别为0.004、0.007)、GCB型(P值分别为0.025、0.004)的R-CHOP样组有更长的OS、PFS。根据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界定危险度的高中危/高危组使用R-CHOP样方案较CHOP方案的PFS有延长趋势(P=0.059)。组内分层分析显示R-CHOP样组内GCB型和non-GCB型的OS、PFS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436、0.096)。4.不良反应:两组间在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826、0.784)。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较单用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更好的CR率、OS和PFS,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提高non-GCB型、BCL-2阳性的CR率及延长GCB型的OS和PFS,同时可减少non-GCB的预后不良影响。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提高疗效并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临床疗效可靠、耐受性好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线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