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骨超声速度(speed of sound,SOS)值是采用定量超声骨强度仪(SunlightOmnisenseTM 7000P)测量的,SOS值即为沿骨轴方向传播的超声信号的速度,超声信号通过相对密度大的介质时速度(SOS)更快,故SOS值越大,其测量的骨密度越大,因此可以预测出该研究对象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越小。Nobuyuki等经过对1176名日本人胫骨中段骨超声测量,骨SOS在同一天重复测量、五天内重复测量、独立的测量人员重复测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8%、0.99%、0.90%,认为定量超声骨强度仪在诊断桡骨、胫骨等皮质骨的状况时有较高的信度;Weiss等对1521名以色列妇女的桡骨、胫骨等部位的骨定量超声测量亦发现该种骨强度仪在诊断年龄相关的骨密度改变方面准确度高,并在预测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方面其准确性与金标准双能X射线吸收仪(DEXA)的相同;Chen等发现定量超声法测量的胫骨骨密度与DEXA测得的骨密度相关系数r=0.93。通过上述研究可见定量超声骨强度仪在诊断骨的状况方面有较高的可信性,故本研究采用定量超声骨强度仪来测量骨SOS值从而判断有无发生骨质疏松症。
广州市作为中国南方发达的城市,随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问题的日益突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中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膳食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有必要探讨广州市中老年女性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膳食影响因素,为广州市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膳食影响因素提高科学依据,提供合理膳食建议,促进中老年女性骨质健康发展。
研究目的:
1.了解广州市中老年女性的膳食营养情况,获得食物种类摄入量、营养素摄入量等,分析上述各因素对骨SOS值的影响。
2.了解广州市中老年女性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吸烟情况、喝茶叶茶情况、体型变化、体力活动情况等基本信息,为分析骨SOS值相关因素提供一般情况资料。
3.探讨膳食因素对骨SOS值的影响,为降低骨SOS值异常的发生及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广州市户籍女性居民(方便随访)且在本地区居住10年以上;年龄50-70岁,且为绝经后的人群(绝经诊断标准:月经停止至少六个月至一年)。无意识障碍,能回答提问者。排除非广州市户籍居民或在广州居住时间小于10年,年龄小于50岁或大于70岁,或不愿参加调查及随访者;智力低下,肢体残疾不能正常活动者及有乙肝、甲状腺功能异常、帕金森病等。共有1001名女性参与初筛,排除不符合上述纳入条件的46人,最后纳入有效对象955人。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
本研究通过张贴海报并告知居委会工作人员招募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由居委会协助招募该居委符合条件的居民,并通过给已经做过检查的居民发放传单帮助宣传及居民电话报名等方式招募50岁到70岁的健康志愿者,志愿者均获得知情同意。在做调查前,调查人员打电话询问志愿者,确定是否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预约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进行体检及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及月经史、膳食情况、体力活动。
2.2医学体检:
以调查对象村或居委会为单位集中进行医学体检。测量所有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桡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骨SOS值和胫骨中段骨SOS值。本研究采用定量超声骨强度仪测量桡骨和胫骨超声速率。每次测量病人的骨SOS(speedofsound)前,需先进行系统质量校验(SQV),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1)定量桡骨超声速率的测量方法:测量从标尺平台到中指指尖的长度,不包括指甲的长度,标出确切的中点,来测量左侧桡骨末梢三分之一处骨SOS。(2)定量胫骨超声速率的测量方法:用标尺测量从脚跟表面到膝盖顶端的长度,找到准确的中点,测量左侧胫骨中段骨SOS,以上均重复测量直到Result键被激活。
定量超声骨强度仪(SunlightOmnisenseTM7000P)测量骨的超声速度(SOS)的绝对结果,研究发现20~40岁年龄段间的SOS值并不固定不变,反之在大多数骨骼部位,从20岁开始SOS值逐渐增加并在40岁左右达到峰值,因此以“年轻健康人群”被定义为“骨骼SOS峰值”,用T值来评价病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T值——病人的SOS值与年轻健康人群的平均峰值之差,以该人群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医疗公司中国人参考数据库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女性年轻健康人群桡骨SOS的平均峰值(标准差)为4186m/s(112),胫骨SOS的平均峰值(标准差)为3991m/s(68)。诊断标准为:a.正常,T值在-1.0以上;b.骨量减少,T值在-1.0至—2.5之间;c.骨质疏松,T值低于—2.5。
桡骨末端三分之一处骨SOS值及胫骨中段骨SOS值测定的精度:操作者随机抽取研究对象,对其桡骨末端三分之一处及胫骨中段骨SOS值在一天之中分别进行两次测量,其CV分别为0.14%(n=103),0.14%(n=107)。
2.3仪器检查:定量骨超声速率(SunlightOmnisenseTM7000P)。
3.统计分析
3.1建立数据库
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所有调查问卷均经过双人重复录入数据库。
3.2问卷资料的处理
问卷资料的处理主要有FFQ的食物使用频率的处理、营养素的转化、每类食物的量合并,体力活动的量化等。
3.3资料的统计分析
对于连续型变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分类变量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
3.3.1广州市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一般资料分析
连续性变量组间的变异用方差分析(ANOVA);分类变量组间差异用卡方(x2)检验;用相关关系分析骨SOS值与规律饮茶时间、每周泡茶次数、每年消费茶叶茶量等因素的相关关系。
3.3.2广州市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膳食影响因素分析
3.3.2.1食物种类和营养素摄入量分布属于偏态分布,故以均数和四等分位数结合的方式进行描述,四等分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Q1、Q2、Q3、Q4表示。
3.3.2.2食物能量的调整。食物能量大小与营养素的摄入量有关,可以将食物能量作为协变量排除食物能量对骨SOS的影响。
3.3.2.3将绝经年龄、身高、体重、体力活动总能量、摄入食物总能量、本人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经常有人在身边抽烟与否作为混杂变量,其中连续性变量直接作为协变量,离散型变量按哑变量编码后,取最低组为对照组。
3.3.2.4协方差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分别以不同营养素四分类/食物种类四分类为自变量,桡骨末端三分之一处骨SOS值/胫骨中段SOS值为因变量,做协方差分析(ANCOVA),并比较各组间变量的修正均数,均数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法。
3.3.2.5不控制混杂因素,分别以不同营养素四分类/食物种类四分类为自变量,以有无桡骨/胫骨骨质疏松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用比值比(OddsRatio:OR)、OR的95%置信区间(95%CI)及相应的P值显示。
控制混杂因素,将营养素四分类/和食物种类四分类纳入自变量,以有无桡骨/胫骨骨质疏松症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用比值比(OddsRatio:OR)、OR的95%置信区间(95%CI)及相应的P值显示。
显著性检验水准均取双侧α=0.05。
结论:
1.控制绝经年龄、身高、体重、体力活动总能量、摄入食物总能量、本人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经常有人在身边抽烟与否等因素后,协方差分析发现食鱼最少者,其骨SOS值大;未发现蛋白质、脂肪、钙、镁、钾、维生素C、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粮谷类、豆类及其制品、蔬菜类、深绿色蔬菜、动物性食品、红肉、白肉、海水鱼、淡水鱼、虾蟹类、奶类不同摄入量可以增加或减少桡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骨SOS值和/胫骨中段SOS值。
2.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发现钙、鱼类摄入量越小,发生骨质疏松症可能性越小,未发现其他营养素、食物种类不同摄入量可以增加或减少桡骨和/胫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控制绝经年龄、身高、体重、体力活动总能量、摄入食物总能量、本人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经常有人在身边抽烟与否等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发现钙、多不饱和脂肪酸、奶类、动物性食品摄入量越小,发生骨质疏松症可能性越小,未发现其他营养素、食物种类不同摄入量可以增加或减少桡骨和/胫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上述膳食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未得到预期的结果,其原因尚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