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年限对东北地区耕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与预测制图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它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对土壤的质量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在保持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土壤有机碳(SOC)普遍存在空间异质性,SOC的时空变异性随着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的要求,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精准地估算SOC以及分析其时空变异性和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农田土壤有机碳库不是一个孤立的生态系统,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区域尺度下,各种因素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人为因素作为影响农田土壤碳库变化的能动性因素,难以量化,在某一时期可能超过自然因素成为影响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主导因素,这一过程较为漫长,因此研究长时间尺度下人为因素对SOC空间变异的影响更为重要。以往关于大尺度耕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研究主要考虑环境条件,很少考虑开垦历史,尤其是很少考虑百年以上的长时间序列开垦年限。本研究选择东北三省耕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时期耕地的重建数据,修正历史时期耕地分布格局,获取耕地的开垦年限,在此基础上,基于目的性采样方法布点,采集233个剖面1173个土壤发生层样品,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模型法对东北地区长时间尺度下0-10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开垦年限下农田SOC变化规律,阐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农田SOC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表层SOC含量和1m剖面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进行了预测制图,以期更好地了解人类活动对SOC的影响,为合理制定农田土壤保护和管理政策、促进土壤碳固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前人学者重建的300年来历史耕地数据集进行整理分析,厘清东北地区自清朝、民国时期与伪满洲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东北地区耕地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异性并对其进行订正和更新,选取重要历史事件引起耕地变化的时间断面,结合研究区内生态系统的演替,将东北地区耕地开垦年限划分了7个时段,分别为T1(2005-2015年)、T2(1978-2005年)、T3(1949-1978年)、T4(1895-1949年)、T5(1815-1895年)、T6(1715-1815年)、T7(1644-1715年),由此得到东北地区近300年来土地开垦历史时序图,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耕地资源变化特点和驱动力进行了分析。(2)对影响东北地区农田SOC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SOC含量与年均温之间显著负相关,与年均降水量之间则显著正相关;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SOC高于低丘地区;随着开垦年限的延长,SOC的含量随之降低;以上影响因素对土壤表层(0-30cm)SOC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土壤亚表层(30-50cm)和底土层(50-100cm)。(3)通过建立增强回归树(BRT)模型,开垦年限可以解释76%的表层SOC变异性,所有变量中开垦年限的相对重要性达到23%。中国东北地区过去300年的耕地开垦过程中,整个区域耕地表层SOC损失率约为45%,从北到南SOC的含量呈下降趋势。(4)以土壤发生学知识为基础,结合所有变量,采用等面积样条函数和BRT模型预测东北地区耕地土壤100cm内剖面SOCD的分布。作为影响农田SOC空间分布的一个关键变量,开垦年限加入到SOC制图中更好地提高了预测精度,为区域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和农业管理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万物皆要鉴定时代的到来,"过毒"这种颇具仪式感的真伪典礼备受追捧,成为当代年轻人最关心的事之一。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究这一新型仪式实践活动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在消费主义诱导下,参与者置身于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机制下,不断进行符号性消费,一次次主动进入鉴定场景里,实现了理想自我的认同建构和个体情感能量的释放。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在诊断甲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甲亢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0名无甲亢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监测患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三碘甲状腺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范畴十分宽广。近四十余年,各界学人主要针对它的概念产生、本质与特征、有机组成部分、理论体系和实践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产生了许多卓有建树的研究成果,对一些基本问题达成了许多研究共识。但同时,也存在对它的整体性宏观把握不够、对实践发展的具体化研究不足、理论程度不深等问题。综述主要有助于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两个重要问题。
2021年10月14日,中国城轨交通业主领导人峰会2021深圳年会(以下简称:深圳年会)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继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年会后,来自全国47家城轨交通业主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围绕"智慧城轨: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年会主题,积极面对行业发展趋势,立足引领,聚焦热点,
期刊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依据入院的ACA、ANCA检测结果分为ACA阳性组、ANCA阳性组和阴性对照组(ACA和ANCA均为阴性),比较3组的神经功能损伤和动脉狭窄情况。结果:ACA阳性组33例,ANCA阳性组17例,阴性对照组106例;3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
病理性心肌肥厚对于现代肉鸡养殖业一直是潜在的难以解决的代谢性疾病,不仅对肉鸡种群的健康存在威胁更是对养殖业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病理性心肌肥厚常常伴有心肌细胞凋亡,而钙蛋白酶-1(calpain-1)介导的凋亡途径在心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牛磺酸已被证明可通过抑制calpain-1活性来减弱细胞凋亡而且还具有抗氧化,抗凋亡和维持心脏健康的功能。本试验旨在确定牛磺酸是否可以通过抑制calpain-
干旱是限制芸豆生长的重要因素,探索芸豆苗期干旱胁迫响应,对芸豆高效生产和抗逆性品种选育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选用龙芸豆10号和龙芸豆17为试验材料,进行苗期芸豆干旱胁迫响应及转录组分析等研究,明确干旱胁迫对苗期芸豆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确定芸豆抗旱鉴定生理指标和抗旱育种目标。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芸豆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以期为今后抗逆基因挖掘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数据和方法。主要研究结果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是二年生观叶植物,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丰富的叶形和叶色,优良的耐寒性,使其成为秋冬和早春的重要观赏花卉。叶形是主要观赏性状,裂叶风姿独特,但其遗传规律说法不一,控制裂叶的关键基因也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高代自交系裂叶‘F0819’和圆叶‘S0835’为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对裂叶性状进行系统深入的遗传分析;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BSA-s
CO2排放增多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将使地球生态系统处于气候不断剧烈变化的环境中,这种趋势是危险的,也是难以逆转的。其中,农业、林业及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已经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源,提升土壤固碳已成为削减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中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每年产出的大量秸秆难以全部直接还田,由此引发了对秸秆炭化还田技术的探
本文以我国自主选育的平欧杂交榛(Corylus avellana×C.heterophylla)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1年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初果期的平欧杂交榛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树体结构和产量的生物学效应;以平欧杂交榛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欧榛、平榛和毛榛为对照,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幼苗紫杉醇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了以下的研究结果:1、11g/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