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的健康意识提高和健身需求也逐渐上升,通过运动锻炼的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和驱除疲劳,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自身的生活质量。具有公益性质的全民健身体育场馆和盈利性质的健身场馆,两者的功能并不相同,所以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健身场所。过去,体育场馆的建设主要围绕着体育竞赛的需求,缺乏对居民健身需求的考虑。现在,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运动需求,我国急需补充和开放大量的体育场馆设施。受地区的人口数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在当地开展的运动项目种类不同,所以全民健身体育场馆在建设类型方面也会有所不同。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对体育场馆资源的调查获得数据,并对石家庄市全民健身体育场的数量、类型、分布、投入资金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主要发展现状及社会经济学因素,探索未来发展的措施和方法,旨在为石家庄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研究方法:采用数据统计法,分析全民健身体育场馆的主要发展现状及社会经济学因素,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类和对比,用图表的形式体现分布特点及规律,采用person相关系数计算经济学其中指标与健身场馆相关参数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社会经济学因素分析。采用专家访谈法结合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发展现状及社会经济学因素,探索未来发展的措施和方法。研究结果:(1)石家庄的8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1个县的全民健身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体育系统67.15%,教育系统20.85%,其他系统88.21%;石家庄的体育场馆类型达54种,按照辖区中体育场馆的分布情况,每个辖区拥有3至33种类型场地;(2)石家庄体育场馆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为1.26平方米,以全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作为标准,与石家庄各地区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进行对比,其中有6个辖区达到1.5平方米,其他辖区多处于1.26平方米以下;(3)全国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12.45个,河北省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8.83个,石家庄市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10.63个,石家庄各地区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主要集中在6-8个;(4)全民健身体育场馆的建设以及投入资金情况:市辖区的总投入资金要多于其他辖区,市辖区的资金总计投入208816万元,县的资金总计投入77354万元,县级市的资金总计投入21609万元;(5)石家庄市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场地数量、面积、从业人员、健身路径器械数量之间呈高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7~0.996(P均<0.01),而人均生产总值与体育场馆相关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1)石家庄市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比例不高,但是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2)体育场馆类型丰富,但是数量上主要集中在对体育场馆要求不高的若干类型上,不能满足人群多样化的需求;(3)场馆建设资金来源逐渐体现出多渠道化;(4)体育场馆的区域发展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经济总量和第三产业发展是影响体育场馆发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