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远郊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来源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京市某远郊区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存在多种潜在硝酸盐污染源以及地下水已受到硝酸盐污染的现状,基于对研究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地下水不同时期的测试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总结了研究区内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以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技术为基础方法,定性判别了硝酸盐污染来源;并运用混合同位素模型计算了不同污染来源的贡献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其次是HCO3·SO4-Ca·Mg型,最后是HCO3-Ca·Mg·Na型。通过对所采地下水中TDS、Cl-、NO3-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得出三个指标浓度分布呈现一致性,均在研究区中南部平原区域浓度较高。(2)研究区地下水中DO浓度较高,且随NO3--N浓度减少其δ15N值增加的趋势不明显,这说明含水层的条件不适宜反硝化作用的发生。由于地下水各采样点间(丰水期采样点DW11、DW12除外)硝酸盐δ15N和δ18O特征值范围很接近,不能精确指示硝酸盐污染来源。初步判断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来源主要包括氨肥、土壤氮、动物粪便及生活污水。(3)在冲洪积扇上部及前缘,监测点地下水中NO3--N浓度范围为3.9116.22mg/L。δ15N与NO3--N浓度的关系、NO3--N与Cl-浓度相关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该区地下水主要受生活污水污染。在丰水期,除了生活污水,地下水中Cl-/Br-的比值与Cl-浓度的关系也说明地下水受化粪池污水影响,主要是降水对动物粪便的淋滤作用使得地下水中NO3--N浓度升高。(4)在冲洪积扇前缘以下监测点地下水中,NO3--N浓度普遍高于其他地区监测点的值。采样点位于农田和居民密集的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肥料(包括粪肥和化肥)污染。Cl-/Br-与Cl-关系、δ15N与NO3--N浓度相关性表明丰水期硝酸盐污染来源于生活污水与肥料(包括粪肥和化肥),各污染来源所占比重顺序为污水或粪便≥化肥>土壤有机氮。δ15N与NO3--N浓度的关系以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地下水中硝酸盐主要来自化学肥料的使用,其次为生活污水。
其他文献
目的诺和锐30短期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采用诺和锐30笔芯或诺和锐30特充每日三次治疗,观察2周治疗时间后
【摘 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生态课堂是较新的一个教学理念,能够使数学课堂从“教”向着“学”的方向进行转变,生态数学课堂的基本特征就是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有自主的思维时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以学生教学生的描述开展教学工作,能够更好的促进生态课堂的生成。本文针对以核心问题促进生态数学课堂的生成展开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核心问题;生态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限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氢气因其高效、清洁、可再生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厌氧发酵生物产氢技术可应用于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禽畜粪便、剩余污泥
近年来,《西北植物学报》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据中国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统计,从2001年到2007年,《西北植物学报》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不断提高(如下图所
目的 :探讨单能量技术结合多模型迭代重建(ASIR-V)算法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行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80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随机分
【摘 要】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数学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授课模式。它有利于营造轻松、亲切、切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氛围,缩短知识和学生心理上的距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陶行知先生则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论断,两位先驱的教育观体现了教育与生活的辩证统一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究初中数学生活
目的:探讨不同周龄、不同血压水平的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在注射碘克沙醇后肾皮质、髓质血流量及血氧含量(R2^*)的变化与肾功能的关系,为临床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
目的:探讨头颈部CTA扫描中不同级别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技术(SAFIRE)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以获得图像质量最佳、噪声(SD)最低的SAFIRE级别,为实现低剂量扫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研究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医院感染老年患者80例(感染组),与同时期非医院感染患者130例(非感染组),
目的:探讨首诊CT阴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T表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新冠肺炎的临床资料、CT表现,以及起病至各次CT检查时间间隔。2位医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