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PCBs)是土壤环境中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均构成威胁。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具有绿色、低成本的优点,但其修复效率低下的缺点却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实际土壤中PCBs降解菌处于VBNC(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可能是影响其效率的重要原因,而部分VBNC状态可以通过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factor,Rpf)进行复苏。本文以藤黄球菌(Micrococcus luu)Rpf和嗜联苯红球菌(Rhodococcus biphenylivoran)TG9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 Rpf对TG9的生长及降解联苯(Biphenyls,BP)和PCBs的促进作用,并探索了 Rpf促进PCBs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Rpf能够促进TG9的生长及其对BP/PCBs的降解。藤黄球菌培养上清液(SRpf)、重组Rpf纯化蛋白(PRpf)和重组Rpf蛋白粗提物(LRpf)分别加入TG9培养体系后,均缩短了 TG9的延滞期;在BP初始浓度为5000 mg/L的条件下,SRpf实验组、PRpf实验组和PRpf实验组在60 h的BP降解率分别为73.0%、63.8%和7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PCBs初始浓度为70mg/L的条件下,SRpf实验组、PRpf实验组和PRpf实验组在60h的PCBs降解率分别为40.8%、52.0%和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Rpf因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和有效成分明确的优点,建议在后续研究中仅使用LRpf进行实验。(2)TG9经低温和贫营养条件诱导进入VBNC状态后,其细胞形态和酶活性均发生变化。VBNC状态TG9的细胞形态由短杆状变为球状等,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且细胞壁厚度增加;VBNC状态TG9细胞中的酯酶(C4)、白氨酸芳胺酶、缬氨酸芳胺酶、酚萘-AS-BI-磷酸水解酶、α-葡萄糖甙酶和β-葡萄糖甙酶的活性减弱,但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类脂酯酶(C8)的活性增强。(3)Rpf对VBNC状态TG9具有复苏作用。VBNC状态的TG9在LRpf加入36h后恢复生长,在BP/PCBs初始分别为5000 mg/L和50 mg/L的条件下,其60 h的降解率分别为29.3%和2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Rpf基于活性TG9和VBNC状态TG9均可加速土壤中PCBs的微生物降解。Rpf和活性TG9外源加入初始浓度为38.64 mg/kg的PCBs污染土壤49 d后,PCBs降解率为35.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f和经低温贫营养诱导90d的TG9外源加入该土壤49 d后,PCBs降解率为34.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Rpf可提高土壤中可培养菌总数,并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菌群丰度和物种多样性,且能显著提高土壤中Rhordococcus属和Stenotrophomonas属的相对丰度。本文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复苏促进因子对VBNC状态环境功能菌的作用机制,并为Rpf在土壤有机污染微生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