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结合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1993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增强,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预应力结构因能适用于多功能、大跨度、重荷载的要求而在建筑结构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另一方面,自从六十年代有限元技术诞生以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手段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而在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有限元手段,真实地模拟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从而使计算更加精确、设计更加合理快速、结构更加安全经济,将是研究者和设计人员追求的目标。对于预应力框架结构的设计计算,目前规范所推荐的计算模型中引入了一些计算假定,这些简化的假定在采用手算手段或有限元技术不是很成熟、硬件资源紧缺的条件下是必需的,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计算误差,甚至是计算错误。因此,有必要利用有限元手段,建立反映实际结构的力学模型,并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和承载力设计。本文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通过对几种截面形式的模型的内力与理论内力值比较,提出了ANSYS有限元程序中梁板结构模型的正确建立方法以及荷载的正确施加方式。在模型正确建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编写的计算程序,建立了裂缝宽度与名义拉应力值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了各参数对名义拉应力值的影响。按整体均质截面计算并限制荷载作用下截面受拉边缘拉应力所建立的名义拉应力法,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控制验算在形式上形成了统一,因此,本文按照统一后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裂验算要求,以预应力筋面积为基本未知量,建立了预应力筋面积估算的单位面积法和神经网络方法,利用此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估算出预应力筋面积和进行结构的初步设计。本文同时还进行了梁板结合模型和固定翼缘框架梁模型的多项指标比较与分析,包括:两种模型下用单位面积法估算的预应力筋面积比较和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两种模型中,柱的侧限作用对梁板中预应力效应建立影响的比较;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等效翼缘宽度研究;梁和板之间连接剪应力的分析;在相同的预应力荷载作用下,固定翼缘框架梁模型中的梁肋和翼缘板各自承担的预压力与梁板结合模型中梁和板各自承担的预压力比较,以及其对结构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影响等等。另一方面,由于有限元模型中梁和板采用不同的单元形式,从而梁和板最终的内力结果是相互独立输出的。本文也对梁板整体截面内力结果形成的不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种情况下,本文也基于有限元的分析结果,将梁和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分离开来,提出了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的新型方法,并与现行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比较以及对新型的配筋方式的可行性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通过算例对两种计算模型下的受压区高度和受拉纵筋的数量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可变结构运动过程分析中,首先对可变结构运动过程分析的各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评述,然后应用改进的有限元法完成了索杆体系可变结构体系和线性板壳单
  近年来国内外高层建筑发展迅速,高层建筑向着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为了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在同一建筑中其功能沿高度要发生变化,因而需要
以带承台单桩作为路堤下的地基加固方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带承台单桩的研究亦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带承台单桩的工作
学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对T型方钢管节点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而T型方钢管节点的设计和应用也日趋成熟。T型方钢管节点受力时主要是支管承受轴向荷载、主管上
本文主要对减隔震支座对轨道交通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问题以及减隔震支座对轨道交通桥梁的列车正常运营时的走性行、抗脱轨安全性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地
本文对抗震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静力法、反应谱法以及动态时程法)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介绍了动态时程法常用的基本过程.重点对一般地震振动方程的推导过程进行了仔细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普通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高、塑性延性好、耐火性能好及施工方便等优点,同时又兼具整洁美观、构造简便的特点,适合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复式钢管混凝土柱节
  剪切板耗能装置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耗能减震装置,本文研究了高层钢结构体系中设置耗能剪切板后的减震效果以及耗能剪切板的布置方法。文章介绍了低屈服点钢剪切板耗能装置的
结构振动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抗震技术,其中以基础隔震技术的理论最为成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常规隔震结构存在隔震层阻尼性能较差和相对水平位移过大的问题,影响了隔震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转换层厚板为例来探讨非杆件结构体系按照弹性应力图形进行配筋的方法。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转换层厚板一般设计方法的阐述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指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