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风负荷在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能耗中占比较高,对新风负荷进行预测是降低建筑能耗、发展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分别针对商场类、旅店类、办公类三种不同类型的大型公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风负荷在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能耗中占比较高,对新风负荷进行预测是降低建筑能耗、发展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分别针对商场类、旅店类、办公类三种不同类型的大型公共建筑,分析新风负荷对于建筑负荷影响的程度大小,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影响新风负荷变化的主要印象因素及权重大小,并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新风负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DeST软件分别对商场类建筑、旅店类建筑、办公类建筑进行建筑负荷模拟分析,通过对沈阳市佳兆业商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夏季新风负荷占总负荷36%,冬季新风负荷占总负荷83.5%;对沈阳市友谊宾馆模拟的显示结果,夏季新风负荷占总负荷35%,冬季新风负荷占总负荷62.3%;对抚顺办公楼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夏季新风负荷占总负荷38%,冬季新风负荷占总负荷68.7%;可见新风负荷对于大型公共建筑负荷的影响程度是很大,因此从新风负荷角度入手对于降低建筑负荷能耗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影响新风负荷的因素进行权重分析,通过新风负荷的特点、相关资料以及专家调查问卷的方法,确定对于新风负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室外温湿度、机组型号、室内人员数量、热扰量等,根据计算结果显示,对于新风负荷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为人员数量,达到27.65%,其次为室外温度和室外湿度,占比12.74%,因此选取这三种因素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适用性,比较各种神经网络算法的优劣,并根据大型公共建筑新风负荷动态变化特点,确定输入层参数、隐含层参数、各种权值阀值的数值等,建立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实际数据带入到模型中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绝对误差大部分在-0.5~0.5之间,相对误差大部分低于7.00%,并且预测结果在人员流量大幅度变化的时间误差最大,可以得出预测结果与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一致,具有可行性。但是单一的预测模型容易出现收敛速度慢、陷入局限解的情况,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针对Elman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限解的问题,提出采用遗传算法对原有模型进行优化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对模型权值和阀值的进行迭代,选取适应度最高的值带入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绝对误差基本都可以控制在0.5以内,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5%以内,通过与原有的预测模型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优化后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精确度更高,同时也满足新风负荷的特点,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收入不断增加,促使居民家庭对金融资产配置的需求增加,家庭投资从单一化转为多元化。合理的金融资产配置对于家庭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把控
由于风速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风力发电系统在变桨距控制过程中很容易受风速波动的影响,风电出力波动性很大,因此提出了基于风速预测的风力发电机变桨距控制研究,对风机并网
随着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热点,因果关系发现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Turing Award获得者,贝叶斯网络提出者,Judea Pearl曾说
本论文利用Sanger测序方法,研究中国地方猪miR-378的前体miR-378-2序列突变,分析突变的遗传效应,探索突变对miR-378表达量及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荣昌猪和内江猪miR-37
中国有着丰富的竹材资源和悠久的竹文化历史,竹材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自然材料,具有成材周期短、强度高、韧性好、可再生、可降解的优点,是一种效率高、能耗小的建筑材料。竹
直流伺服电动机是机电系统中重要的驱动设备,而摩擦是影响其控制性能的主要干扰之一,且具有时变性,故对摩擦进行参数辨识和补偿以提高伺服系统控制性能具有现实意义。群智能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交流电机控制策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永磁电机也随着永磁材料的不断发展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其中交流电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体中的一类在遗传上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特殊蛋白,在胁迫条件下能够大量应激表达。热激蛋白在生物体中具有分子伴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的杰作之一,描述了一个经典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家族的故事,即康普森一家逐渐衰落的故事。小说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深刻的意蕴表达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受到文学批评家们的极四关注。在福克纳的作品面世初期,他笔下的女性或失常或放荡,通常都境遇凄惨,命途多舛,因而他被误解为厌女主义者。但是,随着对其作品研究的深入,批评家们发现隐藏在文字之下的是福克纳对各类压制力量(包括父权力量)的批判和
多模态在人类信息传递和交际中无处不在,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模态资源来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隐喻和转喻。轻轨标识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多模态语言象征符号,它是图像象征和文本象征的结合体。但是目前关于轻轨标识的大量研究仅仅局限于从静态角度分析其中的语言文字和功能语言学角度简要分析图文分布,而关于轻轨标识的多模态隐转喻意义构建的动态认知过程研究相对匮乏,尤其是重庆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