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坐标时间序列的地球参考框架非线性维持方法研究

来源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k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稳定的高精度地球参考框架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地球科学研究与减灾防灾等领域也具有重大作用。高精度的维持方法是保持地球参考框架精度与稳定性的关键。但是在基准站非线性运动和地心运动的影响下,基于线性速度维持的参考框架在季节性尺度上的精度仅为厘米级,难以满足大范围或全球尺度的毫米级地球动态变化监测的需求。经过多年的观测,GNSS、SLR、VLBI、DORIS的全球观测站积累了大量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这些数据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能够反映出基准站坐标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因此,本文围绕基于坐标时间序列的地球参考框架非线性维持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内容涵盖了坐标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地球参考框架的中长期和短期非线性维持方法以及地心运动的分析与建模等。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显著性水平的坐标时间序列周期项自动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噪声和旁瓣的影响下实现坐标时间序列中潜在周期项的有效探测和提取,其在信噪比为-10d B时仍具有80%的探测召回率,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该方法提取出的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周期项主要用于中长期非线性维持模型的构建。2.引入MIC准则对基于SSA的坐标时间序列降噪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提取坐标时间序列中的时间相关性成分用于坐标非线性变化的建模。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结果均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够保证降噪后数据的强时间相关性和残差的弱时间相关性,并且降噪效果和自适应性优于同类降噪方法(SSA、小波阈值和EMD)。3.基于谐波函数构建了地球参考框架的中长期维持模型,并利用110个测站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非线性维持性能验证。结果显示,相较于降噪后的数据,模型在N、E、U三个方向上预测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1mm、1.13mm和3.69mm,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基准站的非线性运动趋势,实现地球参考框架的非线性维持,进而在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地球参考框架在季节性尺度上的精度。同时深入分析了谐波模型用于非线性维持的优点和不足。除此之外,还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了高程方向上周年项的时变特性,结果表明利用常振幅和相位的谐波模型拟合这种时变周年信号会造成平均1mm,最大2mm以上的误差,并且振幅的时变特性无法很好地预测,这会导致中长期非线性维持精度受到进一步的制约。4.综合利用一阶差分和LSTM网络提出了一种短期高精度的非线性维持方法(DiffLSTM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对于选取的110个测站,在17天的预测步长上,Diff-LSTM模型在N、E、U三个方向上预测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5mm,0.15mm和1.05mm,相比于中长期维持模型分别提高了84%,84%和67%。同时与同类短期预测模型(LSTM和ARIMA)相比,Diff-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5%、35%、28%和25%、29%、15%,并且在不同的测站间其预测精度的标准差整体上也更小,说明其预测精度更加稳定,适用性更强。该方法能够在短期内对地球参考框架进行高精度的非线性维持。5.对地心运动进行了建模和预测,以解决其对地球参考框架非线性维持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选取了三组地心运动数据。结果显示,在中长期,对于GGFC提供的地心运动,X和Y方向上的预测精度能够优于1mm,Z方向能够优于1.5mm;而对于IGSR03提供的地心运动和根据SLR数据计算的地心运动,两者的预测精度相当,X和Y方向均在2mm左右,Z方向均接近4mm。短期内,在17个预测步长下,对于IGSR03和GGFC地心运动,X、Y、Z三个方向的预测精度相比于谐波模型分别能够提高55%、49%、69%和51%、27%、82%,而SLR地心运动的预测精度提升不明显。
其他文献
图像数据是一类重要的高价值数据。图像数据的细粒度安全共享能够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出图像数据的高价值性。图像数据的细粒度安全共享指全局共享图像数据的公开区域,基于隐私区域的安全属性细粒度共享图像数据的隐私区域,同时确保共享图像的安全性,包括隐私区域的机密性,共享图像的源认证、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采用具有开放共享、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点的区块链技术实现大数据共享是目前主流的数据共
学位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攻击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提升此类攻击技术的攻击效率成为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从数据预处理阶段的功耗轨迹数量不足问题和攻击阶段的攻击模型改进问题入手,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攻击效率提升方法。同时,为解决现有掩码防护方案资源占用率高、不易于硬件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塔域的循环移位掩码防护方法。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一、针对训练集数量不足的
学位
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实时性的水面高度测量对于监测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应用的不断深入,基于多路径效应的GNSS干涉反射(GNSS-Interferometric Reflectometry,GNSS-IR)技术成为一种新兴的水面高度测量手段。GNSS-IR技术
学位
概率型视觉密码是一类像素不扩展的图像分存方案,具有解密简单、理论安全、资源开销小的特点,在数字图像安全保护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恢复图像质量不佳是灰度概率型视觉密码(Grayscale Probabilistic Visual Cryptography,GPVC)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将灰度概率型视觉密码的共享份设计为多值图像,能够有效降低恢复图像信息损失,提升其视觉效果。本文基于多值共享
学位
椭圆曲线密码(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作为一种安全性高、实现成本低、计算速度快的公钥密码算法,被广泛用于数字签名、密钥协商等安全模块。其巨大的应用价值使得许多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家安全部门制定了相应标准。由于不同标准选用的参数和密钥长度各不相同,ECC的实现对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大数据的发展使得各类服务器对数据吞吐量和处理延时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需要高
学位
在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和战略发展空间扩展刚性需求牵引下,我国空天对地观测、地基传感器网络以及其他探测技术迅猛发展。各类传感器获取的海量数据不仅规模呈爆炸式增长,而且具有多来源、多尺度、多变量、高维度、非结构化、时空复合等特性,导致数据的表征、汇聚和处理愈加困难。“全球离散格网系统”(Discrete Global Grid System,DGGS)是递归剖分整个地球空间形成的多分辨率离散地球参考模型,
学位
地图的技术属性促使其不断吸纳新的技术方法以丰富自身的表达方法。近些年,增强现实技术与地理信息的结合为地图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增强现实环境下的地理信息设计与表达也为地图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增强地图作为多学科交叉的新型产品,迫切需要从地图学视角为其研究提供有益的贡献。从地图传输视角重新审视增强地图研究有利于支持其研究进展,本文在梳理增强地图研究现状后总结了其研究特性;针对增强要素的设计与表达
学位
随着人类对现实世界认知范围的扩展以及认识程度的深入,人们利用电子地图对复杂、多维、动态的现实世界的表达需求也随之增加。但传统电子地图在对现实世界进行描述与表达时,存在着特征信息描述不够全面、多维动态数据管理困难、表达方法有待改进等诸多不足,越来越难满足日益丰富的地图应用需求。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的提出,为地图表达现实世界时空实体的复杂关联、多维动态特征等提供了模型基础。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多维动
学位
随着空天对地观测与陆地传感器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球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已步入“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地球空间数据不仅具备广域、多源、异构、多尺度、多时相等固有属性,而且还呈现出多变量、高维度、时空复合等特征,传统数据组织方法和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地球空间大数据汇聚、表征和处理的需求。“全球离散格网系统”(Discrete Global Grid System,DGGS)是对整个地球空间进
学位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影像传感器丰富多样,所获得的遥感影像数据呈现多源化、海量化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影像之间几何和辐射的差异,给联合多源影像数据解决同一问题带来一定的困难。多源遥感影像特征匹配技术是寻求不同影像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联合使用不同的影像数据源解决同一问题,充分发挥影像各自的优势。多源影像匹配技术是利用现有高质量影像辅助量测低质量影像的重要手段,在无人机导航、植被覆盖率检测和灾害监测评估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