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典型连接结构振动传递特性分析与隔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正常在轨运行期间,飞轮、驱动机构等扰动源将振动能量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星本体及其连接设备中,引起星体抖动和有效载荷的工作性能下降。微振动的研究和抑制已经成为高精度航天设备发展中需要重视的课题。为了研究振动能量在航天器中的传播规律及其抑制方法,本文针对构成复杂航天器的几种典型薄板连接方式,采用波动理论研究了耦合板中的振动传播规律,并且将阻振质量隔振技术应用于连接板的振动抑制中。首先,本文以典型半无限长板连接结构为基础,考虑连接节点的刚度和阻尼,采用波动理论建立了连接结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连接结构中振动能量的传递特性和连接节点的刚度、阻尼对振动波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结构中弯曲波携带大部分的能量,是造成结构振动的主要波型;耦合结构中高频振动所携带的能量较多的透过连接结构向下游传递;连接节点的刚度较低时存在一个阻抗匹配频率,在该频率处,弯曲波阻抗的幅值与连接刚度阻抗的幅值相匹配,弯曲波传递效率快速下降。其次,针对两个垂直连接的有限长度耦合薄板建立行波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将板边界考虑为弹性支撑,两板的连接线也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结构阻尼。给定模型具体的初始条件,分析了边界条件、两板之间的连接刚度以及激励类型对板中振动波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频振动对边界条件敏感,边界条件的微小差异将引起结构响应发生巨大变化;板结构中多种激励源混合激励时,各激励对板振动位移的贡献量不同,单位力矩和单位力同时作用的情况下,力矩对结构的振动起主导作用。然后,在考虑连接刚度的有限长度耦合板结构中振动传递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阻振质量隔振技术在垂直连接板中的应用。分析发现阻振质量的隔振效果有限;改变质量块的布置方式和截面形状能够改善隔振效果,但不是很明显。为了提升隔振效果,将功率流主动控制与阻振质量隔振技术结合并分析了其隔振效果。最后,针对卫星框式结构中振动抑制问题,研究了多级阻振质量隔振以及联合阻尼层的复合隔振方法在其中的应用。研究发现,阻振质量+局部阻尼的复合阻振方式对振动的抑制效果要优于单独阻振质量和整体敷设阻尼的方式。
其他文献
伴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现阶段对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的需求逐渐上升。在目前各种常见树脂中(环氧树脂EP、聚酰亚胺PI、氰酸树脂CE、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等),酞腈树脂的热性能优异、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四百度,并且阻燃性能强、综合性能优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课题组近年来针对酞腈树脂开展了包括碳纤维增强酞腈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和酞腈树脂改性研究等在内的一系列研究。酞腈树脂在具有高
电推进因其喷气速度高可以大量节省在轨卫星的燃料,因此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升轨与离轨、阻力补偿和卫星组网等空间任务,寿命需求在几千到数万小时之间。空心阴极作为电子源与中和器,是现有两款主流电推进霍尔和离子推力器的核心部组件元器件,空心阴极的失效和性能衰减都将直接导致推进系统的报废。空心阴极依靠羽流区与电推进耦合工作,并把电子从空心阴极内部传导出来进入进入电推进的离子喷流区,因此空心阴极羽流参数分布非常重
在近地轨道(LEO),大型、长期在轨航天器极有可能受到微流星体和轨道碎片(MMOD)撞击,导致航天器结构的退化和恶化,甚至产生气体泄漏,严重威胁航天器和航天员安全。基于声发射检测技术有利于及时在轨感知是否发生气体泄漏、并进行泄漏源定位。然而由于气体泄漏源信号具有连续性、多特征频带、频散特性以及能量弱等非常特殊的表现形式,将不能根据信号的到达时刻进行定位,使得对航天器气体泄漏实现快速感知和准确定位成
近几年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旅客吞吐量不断增加,各大枢纽机场的容量也在不断扩大。旅客流量极速增加,使机场航站楼旅客服务质量面临巨大压力,其中值机作为旅客离港的首要步骤尤为关键。如何在机场航站楼现有条件下,预测值机员工需求数量,并基于需求员工数量对值机员工动态排班,这对于充分利用航站楼设备、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减少旅客离港延误以及提高民航旅客服务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国内大型枢纽机场航站楼值机旅客
颗粒物质具有各种各样的奇异性质,学者们采取了搅动,滚动,振动等多种手段对颗粒物质进行研究,得到了非常可观的成绩。最近十几年,学者们采用电学手段研究颗粒物质,发现电学手段具有许多其他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如体系的电学参数容易测量而且测量过程中丝毫不影响体系的内部结构,而且电学参数是一个瞬态变化参数,能够体现体系的瞬问变化。本文主要测量了恒定电流下均匀钢球堆在扰动前后的阻值,得出了以下结论:1、测量了不
民航发动机是一种维修成本高、工作寿命长且在全寿命周期内需要多次维修的复杂装备。从机队的角度制定维修计划不仅可以减少机队的运维成本,而且还可以起到发动机送修均衡的目的。因此,针对发动机机队维修计划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关于发动机维修计划的研究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单台发动机的研究基础上,缺乏基于机队的维修计划理论体系。同时发动机维修计划的制定还主要依靠工程师的经验,对于日益增长的发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临床上常采用介入手术加以诊治,心脏封堵器是其中一类重要的植入器械。目前,主流封堵器大多由不可降解的合金材料制作,夹持和支撑效果优秀但对组织侵蚀严重,并且封堵器在缺损愈合后永久留存于体内,远期并发症风险较为严重。针对这一弊端,研究人员尝试使用可降解聚合物或生物源性材料等可降解材料制作心脏封堵器。这些材料在人体内留存时间短且相容性较好,避免了并发症的风险;但也普遍存
空间对接技术是我国能够持续性完成太空探索的一项关键性技术。空间对接能够使两个在太空中的飞行器完成结构上的结合,为飞行器之间的资源传输等工作提供工作环境。空间对接机构是安装在飞行器上的机械装置,用于完成两个飞行器的空间对接任务。空间对接时在对接机构上产生的巨大的接触力一直是困扰业界的一大难题。本文按照空间弱撞击对接的国际标准设计了对接机构,并对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为了保证设计和仿
航空轮胎是保证飞机顺利起降的关键部件,对飞机操控性、舒适性及安全性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飞机滑跑过程中,航空轮胎受到高速、高压等苛刻服役工况,因粘性损耗与摩擦损耗迅速升温,对轮胎橡胶、帘线等组成材料的热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滑跑过程中航空轮胎热力学行为开展系统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结合试验、理论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苛刻服役工况下航空轮胎摩擦、滚动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开
航天器阀套类零件在各种航天器上应用十分广泛。目前该类零件工艺编制效率低、工艺质量参差不齐等现状,导致了航天器研制周期长、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随着航天器数量的不断增加,阀套类在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工艺数据,对此从这些大量的工艺数据中获取隐含的工艺决策知识,能极大满足航天公司把工艺数据转变为决策知识的诉求,并通过对知识的重用能实现航天器阀套类零件制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