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制度之司法社工队伍建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h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禁刑相对应的行刑方式,主张对罪犯以社会化方式进行改造。在社区矫正制度中这些罪犯不再在监狱中服刑,被安排到社区中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充分运用社区的条件以及专业的社会学工作方法来帮助和教育感化这些社区服刑人员,纠正社区矫正服刑人员之前不良行为和心理偏差,从源头上解决矫正对象实施犯罪根本原因,最终使得社区矫正对象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社区矫正工作在上海已经探索了十多年,社区矫正“上海模式”是旨在构建全市预防犯罪工作体系的思路下,以“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是现中国集探索与实践为一体的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的改革。“社团自主运作”是社区矫正“上海模式”最大的特点。在社区矫正“上海模式”中司法社工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之中,帮助司法机关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使服刑人员在经过专业的矫正帮助后能够提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司法社工队伍是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上海模式”下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司法社工队伍成立的这十多年中,伴随着队伍发展的逐步成熟与壮大,司法社工队伍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人员素质、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都反映出了许多的新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是以现阶段“上海模式”中司法社工队伍建设中现存的诸多问题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导论中写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写作方法,同时对社区矫正“上海模式”及司法社工在社区矫正“上海模式”中的重要性做简单介绍,并提出社区矫正“上海模式”司法社工队伍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明确了整体研究方向。在论文的第一章中,第一节和第二节主要对社区矫正、司法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内涵意义进行了分析界定,对论文中的主要概念进行一个初步介绍。第三节则主要是提出司法社工在社区矫正中承担的重要角色。后两节则是对社区矫正“上海模式”的建立发展、组织机构、工作流程以及社区矫正“上海模式”中司法社工队伍的组织机构模式进行详细阐述,阐明社区矫正“上海模式”中司法社工的地位。论文第二章则主要是以提出问题为主,结合前期的一些调查走访,收集的具体资料,对司法社工队伍在社区矫正“上海模式”中的角色定位、运行机制、以及整个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集中的分析。论文第三章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对社区矫正“上海模式”中司法社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部分国内外经验,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对策,重塑司法社工队伍,使之成为建设平安上海的有力保障。
其他文献
在研究已有的合成工艺的基础上,以吗啉和甲酸为原料,合成N甲酰吗啉,并考察了影响该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选用了适宜的带水剂循环,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为吗啉∶甲酸=1∶0.97(摩
张爱玲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分别为20世纪东西方著名女性作家。作为两位关注女性形象和男女关系的重要作家,女性聚焦、女性意识和女性自觉是张爱玲与伍尔夫作品创作的重要特色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2000—2008年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从相对有效性的角度分析了各区域的经济效率运行状况,并对2008年各地区的
经济责任审计对于预防腐败、反对腐败有重要意义.要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作出的重大经营决策情况、执行国家财政法规情况,以及个人廉政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
<正>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理论界围绕“两权”关系作文章,提出了股分制、企业所有制、资生经营责任制等种种设想.有意思的是,有些设想相互抵触甚至截然相反,如股分制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方地区住宅建筑节能、室内空气品质保障与调控成为热点的研究问题。北方地区住宅建筑普遍没有安装机械通风系统,冬季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
为了提高哈尔滨城市内部多层住区户外空间整体微气候环境的舒适度,改善现有住区居住条件,为哈尔滨多层住区提供可靠的建筑布局设计策略,应用了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多种模式的建
<正>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方向,2011年11月11日至20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球掀起了一场金融创新活动,各式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凭借投资自由、收益丰厚等优势而被投资人广泛接纳,从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股东除名,也即股东资格的被动丧失,指公司按照一定的程序将股东从公司股东名册中删除,强制其退出公司从而丧失股东身份的制度。股东因是否具有拥有股权而取得或丧失股东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