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o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结构体现着作家的思维图式和认知图式,是作家对世界直觉体验的一种形象化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形态具有突出的结构化运作特征,特别是二项对立原则和程式化思考方法。沈从文受传统文化和思想形态的影响,非常重视作品的结构,对其进行孜孜以求的探索。他的未竟之作《长河》就凸显出一种结构运作的倾向。迄今为止,沈从文研究经历了八十余个春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从文学人类学的视域,用结构主义方法对《长河》进行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目前还没有。结构主义是20世纪发生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思潮,从狭义上讲,它指现代语言学、人类学和文学批评中的一种文论思想和方法,其产生发展有着广泛复杂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条件,结构主义不是一个观点统一的学派,这种情况势必要求研究者运用结构主义方法时在具体条件下作出合理合适的选择。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结构主义文论追寻文学文本的深层结构,以挖掘出文本背后的深刻含义。它将文学文本的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长河》的表层结构沿袭《边城》,相似的人物系列,相似的水边故事。两个文本中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异曲同工,是沈从文集体无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集体无意识通过种族记忆的方式遗传下来,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模式,一种对客观世界的某些方面作出反应的先天倾向。沈从文用“常”与“变”概括时隔十年后重返故土的感觉,“常”与“变”将《边城》与《长河》联接在一起,“常”指的是湘西的自然和传统,“变”指的是被现代文明侵袭的人性和社会。与“常”与“变”相应的是《长河》文本中的二项对立,即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乡村与城市的对立。以象征传统的豁达淳朴的老者对抗阴险狡诈的“都市人”,以充满原始野性和神性的乡村少女对抗居心叵测的保安队长,以“小国寡民”的萝卜溪对抗掀起“新生活”运动的城市。默默无语的土地,亘古不变的河流,淳朴无邪的“乡下人”是《长河》“变”中有“常”,以“常”应“变”的坚实结构。原始的村庄,童真的老者,美丽的少女,俊美的男儿,灵动的溪水,火红的枫叶,秋后的田野,书写着沈从文回归的梦想。《长河》是残卷,它终无续集的原因是乡村与城市的对立、传统与文明对立的结果。《长河》以它的残缺呼唤回归,回归自然,回归村庄;《长河》以它的残缺呼唤和谐,反对侵袭,反对剥夺。以往学者对《长河》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文本的叙事艺术和人物分析等方面,用结构主义文论研究《长河》,是一次尝试,旨在为解读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其他文献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和《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承办的"从国内一流到国际知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学术期
<正> 一、自然地理及地层简况天津是我国三大直辖市之一,地理座标界于北纬38&#176;33′57″至40&#176;14′57″东经116&#176;42′5″至118&#176;3′31″之间。南北长约186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降低成本从而增加效益受到更多重视。由于传统的成本管控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成本管理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那么,
比较教学论是对当代世界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它是比较学科广泛发展的产物,是比较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学论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研究范围涉及到教学领
政治妥协理性的凸显不是日常道德的简单政治移植,而是政治生活的历史生成。其深刻的哲学根源在于政治生活的内在本性、政治思维方式的历史变迁和人类对"美好的政治生活"不懈
幼专生是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储备力量,幼专生的艺术素养对于这一职业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的常规教学中,对幼专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往往是通过学科教学进行的,是零散且不完整的。
浙江省是中国对外贸易大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外贸高速发展,在进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86年的进出口总值129291亿元到2007年的17685633亿元,尤其是进入WTO以来,
《源氏物语》的女主人公紫姬相貌端庄 ,品性高雅 ,才能出众 ,对光源氏的泛爱极力克制 ,隐忍不发 ,完全符合平安时代理想女性的要求 ,从而得到光源氏的认可。在爱情屡遭背叛后
本文研究项目源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现代设计大型应用软件的共性基础》,其中湖南大学负责的子课题《工业(造型)设计专门知识辅助设计系统》。论文围绕汽车造型意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疾患,患病率为5%~10%,儿童期和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有着相当的危害,它不仅因频繁和严重的头痛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