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地区村镇住宅自然通风系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ung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皖江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皖江地区新建村镇住宅的形式已经发生变化,开始出现集中式的多层住宅,住宅能耗的也逐渐增加。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村镇建筑节能中更多地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自然通风作为一项既能改善室内热环境,并且不产生能耗的被动式设计,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通过调研发现,与传统民居相比,在新建的村镇住宅中自然通风设计已经逐渐消失,在住宅设计中有一些弊端不利于自然通风。与城市相比,村镇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更适宜去利用自然通风,需要更多关注。本文中通过调研、测试以及软件模拟等方法,对村镇住宅的自然通风系统展开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概述了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第二章首先总结了热舒适评价标准,重点阐述了适用于自然通风建筑的适应性模型,以及风速对于建筑室内热舒适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的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和效果,包括安徽传统民居的自然通风设计策略。第三章中对皖江地区村镇住宅进行了调研和测试。经过调研,将皖江地区村镇住宅归纳为三种住宅形式,分别为独栋住宅、联排住宅和集中式住宅。采集当地气象数据,逐时记录住宅室内气温和相对湿度,并进行了现场风速测试,最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中基于适应性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当地村镇住宅自然通风系统的量化评价方法,并利用CFD软件,对村镇住宅自然通风系统中的建筑布局、平面设计、外窗形式以及气窗设计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第五章中,根据提出了皖江地区村镇住宅自然通风系统设计的七项原则,并对三种住宅案例进行了自然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分析了住宅的气流组织方法。第六章中全面地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并对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
其他文献
在迅速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每年要兴建约20亿平方米新建筑,同时伴随着大量旧建筑的拆除.建筑存量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以及固体废弃物、温室气体和
本文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属性及其组成的系统解读和对城市住区的概念辨析及其发展历程概述的基础上,归纳明确了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概念以及界定了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
传统村落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和的景观综合体.具有生态、经济、文化、历史等属性。随着村庄整治工作的迅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离党中央提出的“生
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催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回归步行成为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然而一般的规划设计只关注水平维度的城市步行构建,往往忽略了垂直维度上步行的必要性。这在
传统聚落面广量大,既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又关乎民生,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亟需得到保护与更新。作为聚落主体的砖木民居在功能使用、空间格局、设备设施等方面已难以适应现代生
经济的高度发展带来了观演建筑的蓬勃发展。但在当今这个多元化时代,大批观演建筑的改扩建项目同时暴露出许许多多功能机械化、经营不善的问题。如何抓住戏剧发展的脉搏,并合理
文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奉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传授儒家文化的建筑。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孔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四位
当前随着人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择居理念不仅仅希冀于最基本的栖身要求,而是追求高水平的生活水准。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布局是和居住区的品质、设计风格、以
高空坠物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病。随着城市的膨胀和建筑向高空发展,高空坠物问题显得愈发严重。目前,高空坠物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媒体和政府的关注,人们改善居住环境防坠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城市,柏林在面临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挑战时是如何通过对传统城市结构的利用实现内城公共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复兴的?本文基于对柏林六个庭院改造案例的
学位